曾经辉煌,淄博拥有百年工业荣光;曾经衰落,城市发展放慢了脚步。
过去有多灿烂,转型就有多艰难。
淄博人不服、不甘。关心关爱淄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也有疑虑:淄博还能再创辉煌吗?
淄博科学谋划,做深做实“优”和“扩”两篇文章,传统产业通过“五个优化” “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实现“弯道超车”;抢抓风口,前瞻布局,推动新兴产业实现“换道超车”。
淄博打开了开放之门、创新之门、未来之门。
几年的砥砺前行,我们看到了淄博加速转型的曙光:这座工业底蕴深厚的城市呈现出关键性、趋势性、转折性的变化,2021年,淄博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增速列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8%,居全省第3位。
刚刚结束的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淄博市 “两会”,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成就,淄博上下倍感振奋,欢欣鼓舞;面对未来五年“九场硬仗”,淄博各界勇于担当、聚力攻坚,他们拿出一刻不停、一马当先的奋进姿态,再塑淄博新优势、再造淄博新辉煌。
“优”和“扩”一以贯之
淄博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70%。
老工业城市急需找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淄博决策者深知,传统产业既是淄博的优势、饭碗,也是转型升级的难点、痛点。既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任其野蛮生长。他们认真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淄博实际,科学提出了“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直指老工业城市旧动能疲弱乏力、新动能成长缓慢的痼疾。在“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上加力推进,全面推行“五个优化”,深入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抢抓风口、前瞻布局,倾力打造未来产业。
淄博以“五个优化”做到了“稳稳端好传统产业这碗饭”的同时,也着眼新兴产业,为“城市未来吃什么饭”而拥抱新经济,首批锚定了11条新赛道。新经济培育沃土行动扎实推进,氢能、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环保产业、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多点开花、加快成长,全市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等指标增幅整体跃升。
为持续推深做实“优”和“扩”两篇文章,淄博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4万家,化工园区由28个整合为6个,化工企业从1135家减少到514家;实施市重点技改项目1825项,一批优势传统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9%,“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1%。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分别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13个优质产业集群列入省重点产业集群名单,氢能、数字农业成为产业“新名片”。
“一化独大”局面正在改变,创新驱动、高端高质、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转型跨越一刻不停
沿着“一优一扩”的突围路径,淄博转型升级呈现出关键性、趋势性、转折性变化。不过,无论是党代会报告,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回避淄博在转型跨越中面临的问题——
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高端引领性产业支撑力不足,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亟待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平台和产业生态依然缺乏。
问题导向就是工作靶向。
聚焦淄博产业转型跨越面对的问题,淄博提出了产业结构、能级、组织、主体、载体等五个方面的提升计划,一刻不停地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
2022年,淄博将举办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并计划年内形成600辆无人驾驶、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
这是淄博产业结构提升计划的一个缩影。产业能级方面,以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加快打造“工赋城市”,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行动培育数字化产业;产业组织方面,以链长制厚植良好产业生态,持续推动补链延链强链;产业主体方面,开展骨干企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企业主体增长等行动,推动产业主体蓬勃发展;产业载体方面,构建支撑数字化、发展平台化、运营市场化、配套生态化模式,以特色专业园区良好功能配套吸引集聚资源要素……
城市发展合伙人的信心,无疑是淄博转型跨越一刻不停的最大动力。
2021年10月,一场事关能源互联网发展未来的风云际会,让外界再次将目光瞄向了淄博这片正在涅槃重生的热土。能链创始人、CEO戴震表示,“淄博正在由原来的重工业城市向能源的科技型城市转变,我们有信心在这里发展成国内优秀的企业。”
上下同欲一往无前
回顾淄博过去五年的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党代会报告“干得很辛苦,拼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的评价,实事求是。
这几年,淄博变化最明显的有两点:科学制定了精准的产业组织理念;培育了一支敢打能胜、善做善成的干部队伍。
营商环境是最大引力,同时也考验着淄博的干部。淄博树立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大力选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随着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推进,淄博能在全省率先推行全领域“一证化”“证照分离”改革,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与党员干部专业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要想干成事,还得需要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此,淄博实施“千名干部进名校”专业能力提升行动,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本领恐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加快认知迭代、本领提升步调。
未来五年,淄博提出了GDP年均增长7%左右、总量突破7000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产业赋能置于“九大赋能”首位。
2月16日召开的淄博市招商引资项目现场会暨沂源县青啤小镇项目开工仪式现场会透露,“赛马”式“开工现场会”,以后将每个月举行一次,并且要求“对标先进,提升品质,咬紧牙关,步步踏实”。
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总结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放大格局、着眼长远、革故鼎新、系统观念、担当作为等“七大坚持”的工作哲学。这支既有为民情怀又有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干部队伍,为淄博“闯出了发展新天地,拼出了城市新希望”,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在2021年全省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淄博排名由上一年度第11位提升至第6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未来五年,淄博将迎来转型跨越的决战期。凭借资源禀赋优越、工业基础扎实、重要支点作用突出的优势,淄博将迎来更多、更好、更大的发展机会。对于这座具备了赶超跨越坚实基础的城市来说,全市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进,这是比单纯经济发展更深刻、更可喜的转型,也是赢得未来的最大底气、最强信心。
如今的淄博,信心满满。全市470人民众志成城,走在“高水平、高能级、高级阶段的非连续性变化”的新跃迁之路上。
作者:马景阳 徐博 王继洋 张继才
来源:大众报业·山东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