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8点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正式开考。考试报考人数达到457万,相比去年增长80万创历史新高。其中山东41万人报名,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共安排3600余个考点、17万个考场(包括1.3万个备用隔离考场),监考人员37.8万。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做好疫情防护,诚信参加考试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要认真做好个人疫情防护,提前了解考点有关研考防疫要求,按规定做好各项准备。要充分考虑体温检测、安检等因素,合理安排考试期间出行时间和路线,预留足够赴考时间。要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考试科目,按照考务相关要求,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考试期间,要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
教育部提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刑法修正案(九)》明确,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和代替考试,属违法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遵纪守法,诚信考试,不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希望广大考生保持良好心态,沉着应考,通过个人努力成就美好梦想。
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考研热高烧不退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位增长,2020年为341万人,2021年为377万人,2022年达到457万。麦可思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就业前景好(52%)、想去更好的大学(48%)和职业发展需要(46%)是毕业生读研的最主要动机。同时也有13%的毕业生表示读研的原因是想改变专业。
“考研热”高烧不退,其原因何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前年为874万,去年为909万,2022年预计超过1000万。人数增加导致就业形势更严峻。与就业难对应,就是考研热。
二是“学历高消费问题”更严重。从用人单位具体的招录情况看,学历高消费问题有加剧的趋势。如有的地方招聘中小学教师,都要求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调查显示,我国超过80%的考研报名者,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以更好的就业。
三是地方本科院校以考研为导向办学。以考研率作为办学政绩,并解决学生的出路问题;其次是以围绕考研组织教学,节省办学成本,不开设或者不开好与考研无关的课程。这带来的问题是,所有学生都被教育、鼓动去考研,不考研变为另类。
考上研就万事大吉了吗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12月14日于发布《关于拟对9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的公告》,该校拟对7名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与2名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
教育部明确,要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各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特别是高校强化质量导向,陆续推出改革举措,着力破解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这个难题。
在这方面,中国传媒大学推出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举措具有代表性。改革聚焦“破五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构建全媒体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紧紧抓住招生考试、培养与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专业设置等关键环节,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其中最受考生和研究生关注的,莫过于初试设置学术写作、主题写作,培养环节设置基本文献阅读考试制度几项措施。
中国传媒大学实施的研究生综合教育改革,只是全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改革昭示着,读研究生混文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重文凭、重学业、更重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新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