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省委网信办主办、市委网信办等协办的“母亲河畔的中国”采访团走进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
蓑衣樊村生态湿地河渠纵横,村居规划整齐划一,白墙灰瓦古朴典雅。村民黄新海正在整理鱼虾,“都是刚刚捕捞的鱼虾,有鲫鱼、鲤鱼、鳝鱼、泥鳅,还有螃蟹、小龙虾、河虾,虽然大小不一,但都是纯野生的,鲜着呢。”
黄新海的“金水岸野生鱼馆”农家乐起步于2015年,那时蓑衣樊乡村旅游刚起步,他是第一批农家乐创业者。起初,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规模上不来,鱼馆生意也是不温不火。“随着村里不断配套文旅设施,蓑衣樊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鱼馆生意一天天好起来。
蓑衣樊村位于黄河南岸,三面环水,早年村民多以种稻打鱼为生。因紧邻“引黄济淄工程”,村里成了澄清黄河水的沉沙池,耕地减少了三分之二,粮食收成有限。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司国营告诉记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紧邻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的文旅优势,蓑衣樊借力打力,在政策扶持下,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居环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村内修鱼池、挖藕塘、种稻米,对村路、民居统一进行了设计改造。村里的致富能人还带头开发了湿地泛舟、稻田钓蟹、浑水摸鱼、水稻插播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增加收入。“生态饭才是可持续的金饭碗。”
随着蓑衣水乡声名远播,游客多了起来。国庆节期间,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游客来到蓑衣樊村,住民宿、钓虾、钓蟹、品尝有机大米……玩得不亦乐乎。“今年国庆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一百多人。”正在包着芹菜肉包子的黄新海媳妇高兴地说,“今年农家乐收入能达到近10万元。”
就在此时,金水岸对门“尚家宾馆”的卢金霞正在整理客房。她说:“在2018年国庆节,我家将正房装修改造成了民宿,安置了10个床位。一年民宿大概能收入10多万元。”
除了民宿,给卢金霞家带来丰厚收益的还有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分红。司国营介绍说,去年,村里成立了党建引领的蓑衣渔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对村内资源再整合、再盘活,重点打造特色种植、养殖、“小吃一条街”、“游乐场”、游船等项目。村集体以8亩集体土地入股,并吸引34户村民每人以1万元资金入股,村集体占股51%,合作社收益扣除10%公积金和20%风险储备金后,剩余收益按股分红。以村集体土地、池塘、房屋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同时吸纳其他村两委成员、旅游设备所有人、民宿所有人、农家乐所有人等入股,村集体可增收年收入10万元以上。
“绿水”看得见,“乡愁”留得下,依托独特的湿地风光发展乡村旅游,蓑衣樊实现了强村富民,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特色旅游村”等。贫困村发生了质的飞跃,真正使村民既有了“面子”也有了“里子”,“美丽乡村”实至名归。司国营骄傲地说:“村里年轻人已经开始回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