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淄博以产业而立、因产业而兴。从1904年德国在这里建立山东第一座煤矿——淄川炭矿,清政府在博山设立国内第一个玻璃厂算起,淄博近现代工业发展已经走过了110多年历程。
历经百余年工业洗礼,产业格局、趋势不断演变,先后3次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2次获得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评估优秀等次。站在崭新的起点上,曾是中国工业版图上耀眼明珠的淄博,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勇往直前,探寻“坡道起步”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淄博工业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五个优化”,实现传统产业“弯道超车”和新经济的“换道超车”,形成逐渐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升级,倾力打造全国一流新型工业化强市。
以“五个优化”为升级路径 实现优势传统产业“弯道超车”
进入新时代,转型升级成为必选项,势在必行,是必须翻越的一座高山,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在淄博产业升级中如何做好“优”这篇文章?就是要“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为发展目标,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市委书记江敦涛曾多次表示,对于一个老牌工业城市而言,传统产业曾经有多辉煌,改变起来就有多难。过去,淄博传统产业占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70%,在不少人眼里是“包袱”。但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新与旧是相对的,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只要技术先进、设备先进,传统产业里照样有高新技术企业,传统产业照样可以变为朝阳产业。
怎样把传统“包袱”变现实“财富”?“五个优化”给出了最强有力的答案。
近年来,淄博以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五个优化”为引领,对化工、机械、建材、纺织、轻工、陶瓷琉璃等优势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条改造。
在临淄区,齐都药业年产12亿瓶袋新型输液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后,取消浓配、去除活性炭,全面推行配制一步法工艺,全面统一灭菌温度、时间等参数要求。注射用水电导率从1.0减低至0.1μs/cm,优化提升技术工艺后,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注射剂生产质量与国际接轨。
紧邻东岳未来氢能的“中国膜谷”已见雏形。走到这里,感受到的是上下游产业能量交融的碰撞。相对单一的产品结构,不仅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而且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东岳着眼长远,不断创新和丰富产品体系,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增添筹码。目前东岳集团依托上游产业优势,往产业链下游延伸,逐渐成为“氟、硅、膜、氢”四大板块,优势互补四大产业链条齐发力,一起抢占产业制高点。
化工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推进“五个优化”的主战场,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几年来,鑫泰石化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核心机房、“蓝鲸”储运平台、实时数据库的全面搭建,实现了全流程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投入9亿元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引进石科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白油、轻质白油生产技术,提高了环保效能及产品附加值。
今天的淄博正在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以“五个优化”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淄博制造”新优势正在一步步被激活。
我市在制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计划中,对规上工业企业逐个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发挥市技术改造服务联盟和“五个优化”工业云平台作用,对企业实施“技改专项贷”等扶持性政策,加快推动企业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今年年内企业技改覆盖面达到40%,3年内全部改造一遍,切实把原材料、原料药、零部件、基础加工的优势转化为终端产品和最终消费品的优势,迈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有的路注定崎岖难行,因为其目标在于山巅。市工信局将“滴灌式”培育“旗舰”“雏鹰”和跨越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大规模推动企业“上云、赋智、用数”,引领传统产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优势传统产业“弯道超车”。
以“产业组织理念”紧盯未来 实现新兴产业引领“换道超车”
6月27日,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划评审会暨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场景建设启动仪式举行,这是一次国内知名高校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资深专家的一场“对话”,共同为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变,才能创新;变,才能突破;变,才有未来。改变,成为淄博的新理念!如何在传统与未来架起一座桥梁?做好“扩”的文章,即“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
淄博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坚持“一业一策”推进新材料、新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将产业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牵引带动产业能级快速提升,力争到2025年,“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以上,淄博成为全省“四强”产业新高地。
5月20日,淄博公布产业链“链长制”方案,以产业链“链长制”为引领,建立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的精准帮扶制度,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MEMS和物联网、氢能及燃料电池等19条产业链,力争到2023年,百亿元级产业链达到16条,到2025年,五百亿元级产业链达到6条。
产业是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根脉和底气,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只有用前瞻的眼光布局落子,才能确保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时代大潮,浩浩汤汤。新经济、新动能,淄博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城市”将向新出发,以新的姿态面对新世界,迎接新挑战。去年10月18日,淄博首届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吉利、能链、华为等700余名参会者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的世界中奔赴而来。在淄博的那个金秋时节,共同翻开了淄博新经济催人奋进的新篇章。
在淄川的吉利厂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24.2亿元的吉利新能源多功能高端商用车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纯电和换电模式、e-GAPF动力模式以及传统燃油的三种动力技术路线,生产线全部采用国际先进智能生产信息化系统。项目达产后,形成年产3万辆高端商用车的生产能力,客车将于今年8月下线,2.0代皮卡将于年底首车下线,吉利商用车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20亿元。
伴随着吉利、奇瑞、五菱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先后入驻淄博,淄博发挥出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五年内产能将达70万辆,聚力打造五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顺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趋势,与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华为鲲鹏等共同规划建设信创产业基地、中国产业算力中心。不久的将来,淄博将拥有一个以新能源整车制造为核心,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汽车供应链金融等全产业链配套的产业集群,淄博多年的“汽车城”梦想将成为现实。
“淄博智慧”,不断转换为“淄博方案”,一步步在实践的路上成为“淄博样板”。
鲜有人知晓,成立于2016年的能链集团,实现了每年7倍的增长,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能源交易平台及数字化服务商。
2020年11月12日,作为高新区在淄博新经济发展大会上签约的25家高成长企业之一,能链物流是第一家正式落户的独角兽企业。能链集团将能链物流、能链快电、能链综合能源港三个项目落户淄博,三个项目都是能链集团非常重要的板块。能链集团CEO王阳说,之所以选择落户淄博,看中的是淄博能源化工大市的储能优势,及淄博市对发展新经济的决心和信心,预计2021年销售额不低于50亿元……
在世界能源大舞台上,氢能作为能源界的“新宠”备受瞩目。站在氢能源行业的风口,淄博倾力构建氢能产业链群,我市发挥氢能原料充足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氢能产业,东岳年产150万平米质子交换膜项目已经投产,引入了亿华通、爱德曼、美国空气化工、林德集团等头部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力建设中国膜谷和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清华苏州汽车研究院、北航汽车研究院等技术支持,构建了以一清舜泰、雄狮科技为龙头,超威、中利、智行者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配套的完善无人驾驶产业生态。
新经济正在唤醒这座城市的新动力。2020年,淄博“四新”经济占GDP比重达33.1%;高新技术产业、“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2.5%、47.3%;高新技术产业、“四新”经济投资增幅分别达85.2%、25.6%;到位省外产业资金、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增幅分别达48.1%、67.7%;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值增速达50%。一组组趋势性、关键性、转折性变化的数据,连在一起,就是一条不断向上攀升的曲线。
老工业城市的脚步已在新经济的赛道上越跑越远。市工信局以“产业组织理念”紧盯未来新经济布局,打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产业“新赛道”,培育独角兽、瞪羚和哪吒等“新物种”企业,拓展智能车间、智慧工厂等“新场景”,布局5G、大数据等“新基座”,加快新兴产业“换道超车”,打造全国一流新型工业化强市。
沧海横流,历史浩荡向前……“淄博实践”的产业升级之路日渐清晰,传统的老工业城市正绽放出新光芒,淄博转型跨越发展正蓄势勃发,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