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玉米售卖记

摘要 中国乡村振兴2018年底,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东升村实现整村脱贫。村里成立的农乐合作社,流转1400亩土地发展以珍珠油杏和甜山楂为主的林果经济。为了更好地提升土地收益,确保群众稳定增收,2020年4月,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引进河北省农科院研发的冀糯173玉米品种,先行试种了15亩。8月初,一株株翠绿挺拔的玉米株随风晃动,一颗颗绿衣包裹的鲜玉米呼之欲出。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我和合作社负责人老韩开始...

中国乡村振兴2018年底,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东升村实现整村脱贫。村里成立的农乐合作社,流转1400亩土地发展以珍珠油杏和甜山楂为主的林果经济。为了更好地提升土地收益,确保群众稳定增收,2020年4月,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引进河北省农科院研发的冀糯173玉米品种,先行试种了15亩。8月初,一株株翠绿挺拔的玉米株随风晃动,一颗颗绿衣包裹的鲜玉米呼之欲出。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我和合作社负责人老韩开始商议,如何让沉甸甸的玉米变成鼓囊囊的钱包。

最初,我们联系邀请了十几个批发商来实地察看,谁知一个应承的也没有。我和合作社负责人老韩都犯了难,时间不等人,不少玉米已经老了,再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实在不行就打粉,卖棒子面吧。”老韩觉得只有这一条路了。我有点不甘心。虽然我们的玉米个头比较小,但口感甜,而且是省农科院非转基因新品种,玉米质量没得说,就是缺乏推向市场的渠道啊。

“没有批发商,要不我们自己去早市卖?挣钱没有不辛苦的。”我跟老韩商量,这样多少比卖棒子面损失要小一些。他点了点头。

1.jpg

8月8日凌晨2点45分,我们开着微型货车,带着1000根刚刚摘下的鲜玉米出发了。夜风很冷,我们摸黑到了隆化县城早市,由于是第一次来,找不到摊位,一个卖西瓜的摊主给我们挪出一块地方,才算是安顿下来。等天亮了,我们才发现,一百多米长的早市,卖玉米的竟然有20多家!我们定价1元1根,由于“娇小”的体形不入眼,摊位基本无人问津。

我们只好将价格调为10元12根,我也开始大声吆喝,遇到驻足的人就滔滔不绝地介绍。看见隔壁是馒头房,又灵机一动煮了几根玉米,动员大家先尝后买。一早上忙活下来,只卖出了600多根,剩下的拉回去送给了朋友。

出师不利,第二天,老韩不想去了。我就劝他说,600根也能收入500元,万事开头难,我们再试试。可第二天,销量还是一般。我也有点沮丧。商量之下,我们决定转移战场去承德市早市,县城周边种玉米的太多,而且消费能力有限。下次我们要薄利多销,定价10元15根,主打“价优+品质”提升销售市场竞争力。

8月10日,我们4点半便到了承德市桥东便民市场早市,信心十足地准备大卖一场。但没想到,我们依旧找不到摊位,最后在市场门口勉强找到一个地方,人流量也不大。7点城管过来清理,带来的2000根玉米才卖出去500多根,我们赶紧离开,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也有收获,我们知道了入驻流程,联系到了市场管理员,答应帮我们找个摊位,不用再打游击了。

回到村里,我们重新分析了销售策略。承德早市的人流量确实比隆化县要大很多,薄利多销策略没问题,这次可以在宣传上再下足功夫,把好品种推介出去,多卖几天,等待口碑效应。

得知有摊位后,我们重点策划了推销展牌,更重要的是,有朋友联系了承德电视台和承德晚报的记者,帮我们做宣传。8月11日,在讨论了各项准备工作,把“脱贫村,甜玉米”的大红条幅挂在车上后,我们带着3000根玉米出发前往早市。

到之后,我们把甜玉米拨去皮,露出五彩籽粒,一根根码整齐。又把玉米皮堆成一个大堆,形成广告效应,接着摆上价格招牌,“5元7根”“10元15根”两个档次,方便顾客挑选。最后,我们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大声吆喝,热情介绍自己的玉米,适时推介自己身份,用真诚换得顾客驻足,用品质赢得群众信赖。

2.jpg

好酒也怕巷子深,卖货还得会吆喝。就在前两天,我还有点羞涩,大学讲台才是我最熟悉的地儿,可驻村后,服务对象变为了群众,说话变得接地气。慢慢地,我融入到了这种不一样的生活,哪怕是早市卖货,我也变得自然,不管什么样的顾客,我都笑脸相迎,遇到岁数大的,我还赠送一根,当做是孝敬老人。在我们的努力下,过往顾客开始留意我们的摊位,渐渐也有围观的了。

在媒体的现场宣传下,我们摊位一下子成了市场的焦点,很多人看到摄像机和条幅都赶过来询问和购买,到上午8点40,3000根玉米销售一空,销量相比之前增加5倍。这次,我们兴高采烈回了村!

第五天,我们预感到回头客会增多,电视台和朋友圈的宣传效果也会显现,便又带了3000根玉米,早早来到市场。果然,很多顾客慕名而来,有的5点半就到摊位等待,有的一买就是两三袋,从少有问津到20多个人同时购买,我们的玉米突然成了“俏手货”,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3000根玉米,一个半小时全部卖完,我们忙得满头大汗都照顾不过来,一个劲儿后悔带少了。

接下来的几天更是一发不可收,5000根甜玉米总在两个多小时之内被抢购一空。最多的一天,有50名顾客加微信,打电话提前预定,还有的要来村里采摘。十多天前还滞销的玉米,终于打开了销路,之前一直犯愁的老韩高兴得不得了。他算了一笔账:3万根玉米能卖1.8万元,除去成本,群众的地租和务工费都有了保障,种植果树的成本也就降低了,看来2021年还得多种。

在卖玉米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好心人,虽然素未谋面,却让我们感动。有省直单位领导打电话鼓励和爱心购买;有热心市民为我们出谋划策,推荐更好的市场和更大销路;有派出单位领导来电帮助推销,镇长联系小区物业帮助销售了7000根;有爱心企业来电主动认购……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退伍老兵专程赶来,花100元购买了定价30元的一袋玉米,热情地为我们点赞和鼓励,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看到身边凝聚起无数陌生又亲切的朋友,帮助我们卖玉米,齐心脱贫攻坚,我由衷感到集体的力量温暖而强大!

8天时间,我们每天凌晨2、3点钟起床,晚上10点多回村,每天还要处理日常事务,身体是真累,但我乐在其中,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于民有利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也是驻村干部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作者肖云川 系河北科技大学驻承德市隆化县东升村第一书记)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