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冠!淄博双拥真模范
淄博日报报记者 毕研华 通讯员 张军 丁荣桢
10月20日,从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淄博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我市第九次获此殊荣。
淄博是革命老区,双拥工作有着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双拥工作,像战争支前那样支援部队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具体工作有人干、各行各业齐抓共建的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格局。
强化制度建设 着力打造坚固拥军堡垒
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兴淄强军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强统筹指导,搞好过程控制,注重结果导向,采取一体设计、分头推进方式,努力增强双拥工作时代感、影响力、覆盖面。
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驻淄某部队举行,淄博市主动靠前,从活动准备到场地整修,从现场安保到饮食监督,投资800余万元全力保障。2020年1月12日,以淄博城市命名的“淄博舰”入列海军,市委书记江敦涛率代表团奔赴千里,带着470万淄博人民的祝福和牵挂参加入列仪式并签订双拥共建协议。驻淄部队远赴外地开展训练期间,迅速组织人员送去慰问品,做到“部队走到哪里,双拥就跟进到哪里”。扎实有效做好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登门送立功喜报和慰问金工作,每年“八一”、春节集中组织走访慰问,通过敲锣打鼓送喜报让“功臣”家庭既有仪式感又有光荣感。
同时,我市坚持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纳入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岗位责任目标,统一考核;把支持部队建设所需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统一计划;把改善官兵生活纳入为民办实事范围,统一考虑;把解决随军家属就业纳入劳动、人事工作对象,统一安排;把国防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统一实施,确保军民市场经济观念与国防观念同步增强、全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健全完善党委常委会议军、地方党政干部过军事日、军地联席会议、定期走访慰问、双拥信息通报、成员单位双拥工作述职等制度30余项,义务兵家庭抚恤金发放标准按所在区县上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10%执行,为双拥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解决“三后”问题 合力奏响铿锵拥军协奏曲
针对广大现役官兵最为关注的后院、后路、后代“三后”需求,我市坚持以心换心、用情暖心,想办法、出实招。
2020年,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将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800元,为全省最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退役军人满意为出发点,大力实施“阳光安置”,积极探索双向安置、对口安置、选调安置等具体办法,扎实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严格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有关规定,及时解除部队官兵后顾之忧。陆军某部4000余名官兵从东北整体移防至我市后,市区两级双拥部门积极主动靠上,为3名部队留守家属调整安排工作岗位;及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38名转隶移防官兵子女到辖区优质学校入学就读;协调公交公司在部队驻地附近建立公交站牌,免费为现役官兵提供建成区内公交服务。
把驻地当故乡 灾难面前的钢铁脊梁
人民视官兵如亲人,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近年来,驻淄部队积极出动官兵,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在生态淄博建设的阵地上,在新农村建设的天地里,在扶贫帮困活动中,处处都活跃着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以青春和汗水诠释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忠贞誓言。
2019年,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市多处河塘堤坝出现险情。在这场百年罕见的灾害面前,驻淄部队官兵、民兵挺身而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奋战一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人民利益高于天”的壮丽凯歌,被群众称作抢险救灾中的“钢铁脊梁”。
齐风韶韵,道不完军民相拥一家亲的传统佳话;岁月如歌,唱不尽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赞歌。放眼未来,我市的双拥之路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内涵,不断汇聚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