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街探寻记

摘要 龙泉,一个既有寓意又有诗意的名字,位于淄川南部5公里处。龙口,是龙泉镇的一个连成一片的大村,现为龙一到龙四4个行政村。这条玉石街就穿行在龙一到龙四的村中间。其实,这条玉石街南延至奎山、矾场,北伸到洪山、淄川南关,全长约10公里。

微信图片_20200623212338.jpg

几年以前朋友就说,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有一条青石铺就的“玉石街",很有看头。一个夏日的上午,我们决定去探个究竟。

龙泉,一个既有寓意又有诗意的名字,位于淄川南部5公里处。龙口,是龙泉镇的一个连成一片的大村,现为龙一到龙四4个行政村。这条玉石街就穿行在龙一到龙四的村中间。其实,这条玉石街南延至奎山、矾场,北伸到洪山、淄川南关,全长约10公里。现在看到的龙口段落只是龙泉一带沧桑变迁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200623221315.jpg

龙泉地区是一块风水宝地。龙口村西过去泉水喷涌,水湾连片。矾土、煤炭等储量很高。早在清末民初,煤炭开采、陶瓷烧制业就具相当规模。“渭头河大缸”远近闻名。煤炭、矿山开采和陶瓷业的兴起,使龙泉经济十分活跃。龙口处于通往淄川的交通要道,店铺林立,字幡招展,商贾云集。酒店、车马店、银匠铺、当铺、钱庄、油坊、饭馆、杂货铺等等,不下几十家。繁忙的贸易,煤炭陶瓷的运输,使龙泉南北通道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为便于交通运输,清末民初的煤商张平三将这条交通要道进行重修,用青石板铺地,十分坚固。运货的独轮木车在青石板上推行,比土路的摩擦力小,省力省时。但车流如梭,摩肩接踵,日夜不息,年复一年,硬是把那坚硬的青石摩得光滑,摩出车辙,摩出印痕,摩出岁月的沧桑变化。由于一块块青石坚硬如磐,光滑如玉,这条青石街也就被喻为“玉石街"了。

微信图片_20200623212346.jpg

站在玉石街上,看脚下的石块黑青如墨,光滑锃亮。一百多年来,不知留下了多少木轮车的印痕和商人的足迹,也不知承载了多么大的负荷和压力。让我们想到的则是往昔的繁荣,人流物流的繁忙和劳作者的勤奋和辛劳。留给后人的则是文化的积淀和割舍不断的乡愁。

微信图片_20200623212407.jpg

微信图片_20200623212357.jpg

站在玉石街上,看街旁的建筑,李家门楼、张家大院、王家商铺、程家大院,透着风雨的浸蚀,岁月的斑剥,有的已经破败,有的仍在使用,有的还是住处,有的已成摆设。询问龙二村的一位75岁的老者,他说这些已是文物,已被保护,不让动了。问他这玉石街过去啥样?他说,我小时候就这样,青石板几乎没有变化。是啊,过去的一条流通大道,虽已被宽阔笔直的高速路、国道省道所代替,但她却成了龙泉地区过去繁华昌盛的见证,成了龙泉历史的鲜活教材,成了这方百姓的乡情乡愁。

站在玉石街上,脚踩光滑的青石,眼看街旁的破旧建筑,特别是那座弃之不用的石碾,我们会有什么联想呢?百年玉石街应该保护,街旁的建筑应该维护,否则,这些宝贝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人们的记忆了。(赵新法)

作者简介:赵新法,笔名赵欣发,号慧心斋主人。高级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等。

编辑:1390533899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