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02007.HK)于3月27日披露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集团于2019年全年实现总营业收入约为4859.1亿元(人民币,下同)元,同比增长28.2%;毛利润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约为612亿元,同比增长26.1%;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401.2亿元,同比增长17.6%;;基本每股盈利为1.85元,同比增长14.9%。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34.25分, 同比增长13%;全年合计每股派息57.12分,同比增长17%;全年分红额约124亿,积极回馈股东。与此同时,集团还履行回馈社会的郑重承诺,全年完成纳税总额702亿。
截至去年12月31日,碧桂园集团连同其联合营公司,共同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522亿元,同比增长10.0%;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权益销售去化率高达72%,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019年以来,世界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给经济社会带来新的挑战。在此环境下,碧桂园坚持“行稳致远”原则,采取稳健经营策略,这让公司在面临市场的剧烈波动之际更显从容。这一年,碧桂园再度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这是公司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入选,且排名较2018年攀升176位,至177位。
鉴于碧桂园的良好经营及财务表现,国际评级机构给予集团较高认可。惠誉给予公司评级为BBB-,展望稳定,评定为投资级;标普给予公司评级为BB+,展望稳定;穆迪给予公司评级为Ba1,展望正面。
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尽管这些年我们曾碰到的困难多得不可想象,但只要我们团队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竞争力,始终坚持稳健经营,就必定能够给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
面对未来,碧桂园有着笃定的判断。在今天发布会上,集团总裁莫斌表示,中国房住不炒的主基调没改变,但城镇化势不可挡,因此集团对市场前景谨慎乐观,相信集团凭借在全国广泛而均衡的布局,以及精准科学地投资策略,可以实现全周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做强做优。
与此同时,集团还高度看好科技带来的发展机会。未来属于高科技,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已经成效初显,多款机器人投入使用,公司在关键领域已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正如杨国强所提及:“只要科学谨慎地谋划,我们机器人事业的成功对于集团地产业务将是如虎添翼,为投资者创造巨大价值。”
作为全产业链和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的复合型企业集团,碧桂园早已成功构建了从设计建造、材料供应至物业管理的完备链条,这对于提升生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成效显著。而最近几年,集团有意拓宽业务外延,将经营范围延展至建筑机器人、社区零售等行业,进一步巩固集团综合竞争实力。
业绩提升财务稳健,经营表现依旧优秀
作为恒生指数中的蓝筹股,碧桂园在过去的一年的各项表现依旧稳健优秀。
2019年,碧桂园紧抓城市群及热点城市发展机遇,把握市场主流需求,加大营销力度助力规模增长,集团连同其联合营公司,共同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为人民币5522亿元,同比增长10.0%;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超出2019年TOP100房企6.5%的权益销售金额增速。
报告期间,集团实现总收入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随着内部运营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碧桂园整体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表现不俗,合计录得毛利润约1266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26.1%。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转收入达7158亿元,这在很大程度上锁定了公司未来两三年时间内业绩平稳提升空间。
出色的经营绩效是集团交给投资者最好的成绩单,而稳健的财务管控则是基业长青的安全底线,碧桂园上市以来始终把财务稳健、现金流的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2019年全年,集团房地产权益销售现金回笼约人民币5301亿元,权益销售回款率高达96%,自2016年起第四次连续在年末实现净经营现金流为正。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拥有现金余额2683.5亿,达集团有史以来最高值,现金余额占总资产比例高达14.1%。
去年,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趋紧,融资成本明显上升,但碧桂园的杠杆水平处于行业低位。净借贷比率仅为46.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经营杠杆愈发稳健;截至2019年,碧桂园已连续多年保持了净借贷比率低于70%,这在国内地产一线军团中极为罕见。
截至2019年末,集团有息负债总额为3696亿(含银行及其他借款、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和可转股债券),其中需于一年以内偿还的短期有息债务约为1163亿,占总有息负债之31%,公司现金余额对于短期有息债务的覆盖比例达到2.3倍,呈现稳健的经营状态。另外,约有3167.9亿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集团运营资金充足,备受评级公司及主要金融机构认可与支持,企业信用评级已连续多年被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评为投资级。
科学布局精准投资,未来属于城镇化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坚定追随者,碧桂园的领先优势在于把握行业大势、踩准行业周期,聚焦主流市场,实现更精准的城市布局、项目投资及营销策略。
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的项目已遍布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地级市,拥有的权益可售资源约为24181亿元,其中73%的权益货值位于中国五大城市群(长三角/江浙沪皖,广东省,环渤海/京津冀辽,晋鲁蒙,长江中游/湘鄂,川渝)。
这五大城市群具备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需求旺盛,被认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GDP占比高达53.4%,常住人口占比为40.6%,开发投资额及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5.8%、57.2%。
据调查,疫情后50.9%购房者更倾向在资源集中的城市置业,可以预见,这些高能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将在疫情后率先复苏,碧桂园凭借充足的资源储备有望获得较好的业绩支撑。
根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碧桂园判断落户政策将使得城区人口在100万-500万的大城市成为主要受益地区。而目前该公司有97%的权益货值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很好的契合了未来的人口流动趋势。
除了占据核心城市和城市圈这一战略高地外,推动碧桂园规模、效益双提升的还有一体化市场研究能力和精细化的投资管理策略。过去,市场曾对碧桂园布局三四线城市有所顾虑,但一组新数据的披露,让这些城市的价值得以被重新认识。
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7,相较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该公司三四线项目优势明显。在碧桂园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8%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对应三四线城市权益货值的88%。
碧桂园方面表示,根据市场变化,从2019年开始,公司的土地项目投资已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投资额度上,2020年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购地支出根据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也会根据全国货量布局与全国市场分布的情况适当调节货量的布局。投资方向是坚定看好新型城镇化前景,坚持占领三四线、坚定下沉五六线、谨慎布局一二线。
紧跟时代脉搏,未来拥抱高科技
2019年初,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给碧桂园提出了“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全新定位,驱动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三驾马车”,加速驶入多元布局、协同发展的新赛道。目前,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均保持着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科技的进步不可想象,只有紧跟时代浪潮的企业,才可以始终伫立于时代之潮头。”这是杨国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远景的整体判断。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自2018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已招募了3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集中开展重点产品研发、关键技术公关,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大大提升。
截至2019年底,博智林已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杨国强主席对机器人产业寄予厚望:“我们希望能将机器人应用与先进建造技术相结合,并最终形成全球领先的智慧建造能力。”
在碧桂园的计划中,未来机器人还将承接房屋建造中的更多任务,并被应用到物业管理、餐饮、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过去20多年里,中国城镇化与现代化成就了碧桂园,碧桂园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全方位回馈社会,从公司创立至今,集团以及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及家人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超过62亿并主动参与全国9省14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正帮助33.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中国生产生活的节奏,社会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面临空前挑战。碧桂园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捐赠设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规模累计已达2亿元。
展望未来,碧桂园将一如既往秉承回馈社会的初心,借助科技之力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为社会进步、国家城镇化和现代化做贡献,为社会和资本市场创造更大价值。
自2011年进驻,碧桂园9年时间,落子百余盘,足迹遍布山东16地市。在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同时,碧桂园近年也在一二线城市着重发力,深拓济南、青岛,目前在两座城市的在售在建项目数十个。立足省会与龙头城市,各地市全面开花,碧桂园在山东的布局全面而均衡,体现着对山东各地无差别的信心,和长期深耕为山东提供更好产品、更好服务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