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指发生在当日18时至次日6时,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几乎涵盖了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所有第三产业。2017年,夜经济占英国GDP的6%,成为第五大支柱产业。成都2/3的餐饮产值来自夜经济。
没有夜生活,对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来说,紧张繁忙枯燥的工作之余,他们需要放松、交友甚至发泄,和同事、朋友喝杯浓香的咖啡,听听音乐看看话剧,大汗淋漓地健身,以便第二天“满血”再去打拼。
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是吸引年轻人的强磁场,是城市的颜值担当,是城市的璀璨名片,是代表城市活力指数、年轻指数乃至幸福指数的“地标”,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新战场。也正因为如此,各大城市相继出台鼓励、支持夜经济的政策。
“三里屯”“簋街”,是北京的别称;火宫殿,是长沙的别称;夫子庙,是南京的别称。宽厚里,是济南的象征。
淄博,这个位居鲁中的地级市,也终于迎来了夜经济的曙光。
淄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要丰富夜间购物餐饮、观光旅游、文艺演出、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城市夜经济,提高城市的时尚度和活力度,增强城市的“年轻气质”和“年轻指数”。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已成为全市共识。
夜经济持续升温
大雪至,寒冬始。12月7日,晚7时整,夜幕降临,虽然气温早已跌至冰点,但在张店区水晶街灯火通明的饭店仍随处可见。
慵懒的灯光里音乐流淌,氤氲的空气里酒意微醺,新晋网红打卡地青炉里音乐时尚餐厅,生意火爆,门庭若市。
“听音乐、吃烤鱼、撸烤串、品甜品,而且咱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这里基本都具备,伴着驻唱歌手的演唱聚聚餐、拉拉呱,还是很有情调的。”正在用餐的市民李明宇对记者说,自己虽然在周村住,但周末只要得空就会约上三五朋友来“青炉里”过个周末。
在全国各地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夜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开放度、投资软环境及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此前,10月31日,淄博市政府出台《关于挖掘消费潜力繁荣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夜经济的目标和路径,并市级设立2000万元的夜间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认定的夜间经济特色街区所在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单位)的奖励及环境卫生保洁、市场管理补助等。
12月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推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一繁荣淄博夜经济首个实施方案的出台,也使得13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10个精品夜游线呼之欲出。其中,淄博老百姓所熟知的尚美第三城、水晶街、淄博万象汇金街等皆在其内。
“市委、市政府繁荣发展夜间经济的部署,为我们加快新一轮布局提供了宝贵机遇和不竭动力,下一步我们还策划了青炉里音乐节、时尚派对、经典音乐专场,淄博夜间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青炉里音乐时尚餐厅相关负责人说。
夜经济不止是吃吃喝喝
如果说“夜景”和“夜宴”是空间和建筑之美匹配出的经营业态之美,那么“夜休闲”和“夜文化”则是埋藏在淄博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原创精神和创造力。
从华灯初上到深夜朦胧,属于张店区房家艺术村1号大院的夜晚景色格外宜人。很多人为1号大院贴上了“小资”和“文艺”的标签,正是得益于大院内每一座建筑的独特个性。
由于占地规模不大,进驻业户数量有限,1号大院的发展在品牌甄选和业态组合上格外用心思,秉承精致考究、互补互利的原则,坚持“文化”“创意”“特色”的主题不变,使整个街区的风格保持着鲜明的文艺特色。
在这样的主题规划下,1号大院虽然不是沿街房,但涵盖了许多创意餐饮店坊;虽然不是写字楼,但不乏商务办公的工作室和公司;虽然不是商务聚集区,却也有特色青年旅社……不同的业态互相融合,共同营造出了大院的文艺特性。
在房家艺术村1号大院运营负责人戴铭钰看来,淄博四季分明,冬严寒,夏酷热,尤其在冬季,一个夏天培养出的夜消费习惯,很快就会被低气温卷走。但不可否认的是淄博对夜间消费的需求其实在不断增大。
“从普通的商超、影院等商业消费,到如今开始兴起的剧院、美术馆、展馆等文化消费,我们的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存在缺乏文化消费习惯、文化消费去处等问题。对于“夜经济”的发展来说,文化场景特色区域的打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文体、音乐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音乐是老少咸宜的元素,所以从音乐入手,相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戴铭钰说。
作为淄博艺术殿堂的淄博大剧院,从今年开业的首个演出季开始就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无论是中央歌剧院的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还是《天空之城—久石让与宫崎骏经典动漫视听音乐会》都一票难求,尤其深得年轻人喜爱。
“以前节假日想听个音乐会,看个大型话剧演出要么去济南,要么直接去北京,现在在咱家们口就有,很是满足。”今年27岁的市民吕德达笑着告诉记者,不光自己喜欢,碰到火热的演出,经常有滨州、潍坊的朋友过来一起观看。
外体俯瞰造型似一朵莲花盛开在水中的淄博大剧院正成为向淄博、向中国、向世界传播文化艺术信息的新地标,让世界看到淄博的历史文化,看到淄博的风土人情。
文体向来不分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健康消费进入夜间消费的“主菜单”。
夜幕降临,淄博各大健身房和体育场馆内,前来锻炼的市民也随之增多,器械区、篮球场都被挥汗如雨的人们“占领”。
“平时工作忙,有时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晚上回到家最多也就看个电视打发时间。所以今年跟媳妇一起办了张健身年卡,隔三差五地就来打下卡,活动活动身体,丰富了夜生活不说,还锻炼了身体。”从事会计工作的市民刘宇告诉记者。
淄博也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丰富夜间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适时延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城市书房等文化场所的开放时间,鼓励开发文博论坛、文艺演出、健身康养、体育赛事等夜间体验项目,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同时,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场馆功能,增加咖啡书吧、迷你歌吧、儿童艺术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打造集社交、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虽然淄博的文体活动可圈可点,但距离夜经济发展要求和市民需求还远远不够。
“除了淄博大剧院的演出和体育中心的少部分赛事活动,淄博大型演出别说跟济南、青岛比,就是跟潍坊等周围地市比也是十分有限。”市民李丽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每次晚上在外面吃完饭后,都要为了去哪里玩苦恼,夜生活缺少新鲜感,有些枯燥。”
夜经济还需加“几把火”
根据高德地图、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发布《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淄博位列“夜间相对活跃度最低城市”第二位。
“城市交通状况推算夜间相对活跃度虽不算多么严格,但这侧面反映出淄博的夜生活不够活跃。要发展夜经济淄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学良说。
“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不说,这累了一天,晚上根本不想出去。”邢女士是淄博一家网络公司市场部的职员,对她而言每天最舒服的莫过于回到家中泡个热水澡,追个剧。
其实,和邢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如今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随之增大,尤其是对于普通上班族和家中有孩子的市民来说,疲于应付,也缺乏享受夜生活的动力。
发展夜经济,商圈、街区的商户势必要延长营业时间。对此,诸多商户也有不同看法。
“我们是小本买卖,客流相对单一。延长营业时间,电费、水费、人员等运营成本就会增加,如果客流量和消费额度达不到预期,造成损失就在所难免,所以我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淄博万象汇附近一家面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淄博商厦是淄博市大型传统商超代表,夏季营业时间也不过为早九点至晚十点。今年双十一期间,淄博商厦尝试延长了营业时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1月11日,日营业额达到3000余万元。
“通过举办文艺和特卖活动,人气有保障,我们更在意的是希望能加强周边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夜间安保巡防工作。”淄博商厦营运部部长蔡丽丽说。
淄博万象汇商圈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文化于一体。作为淄博城市地标与商业旗舰,万象汇定位高端,设计前沿,业态丰富。其对于发展夜经济,除了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治安、交通、城管等方面的支持外,还希望政府能在大型广告位、演艺活动等相关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
就旅游而言,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重庆洪崖洞、湖南长沙的火宫殿等景点,越到晚上越是火热。目前来看整个淄博的夜间旅游特色不突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业态,仅仅延长营业时间是不够的。”淄博市某旅行社负责人坦言。
照明是否充分?交通供给是否充足?治安状况、城市卫生是否良好?商圈配置是否合理?这些硬件是一个城市发展“夜经济”的重要基础。简而言之,发展“夜经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主体以及消费者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