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让教学重回学校工作的中心,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否则,仅有职称指挥棒转动,教学边缘化现状未必能有效解决。
据媒体报道,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蒋华松在今年的职称评审中,在“并无一篇论文、无一分科研”的情况下,“全靠的是他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成功入围,获评教授职称。
有媒体报道时说,南林大这一教授评审政策,在全国高校中都堪称创新之举。
没论文评职称,抓住职称改革牛鼻子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这两年全国各高校多有。去年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媒体曾报道过南京理工大学的职称评审改革,核心内容也是强调“在以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上,发表论文不再是必备条件。”两个学校的职称改革具体政策可能不尽相同,但从报道看,基本理念是一样的。
高校这样的改革,在媒体上经常被称为是“职称评审新政”,它代表的理念和方向,当然应该鼓励。类似这样的改革一出笼,就颇受舆论关注,其实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大学里普遍存在的“教学边缘化”现象的深度焦虑。高校类似这样的改革探索,都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
毋庸讳言,高校教学被边缘化这一现象的形成,职称评审政策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这一问题的形成,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因素,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职称评审新政,应该说抓住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牛鼻子。
让教学回归中心是个系统工程
但是,从媒体报道看,这些高校近年来所谓“职称新政”中解决的,多还是一些个案问题。以南京林业大学这位蒋华松老师为例,他因教学出色,在学生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问题是,类似这样个案的解决,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制度的变革?高校要让教学工作,或者说,让提高培养质量重新回归学校工作的中心,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否则,仅有职称指挥棒转动,教学边缘化现状未必能有效解决。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很多学校、专业师生比不合理的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比如,师资紧缺、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偏高、许多专业课也大班教学,满教室乌泱泱一片等问题。作业批改、课堂讨论等,都已流于形式,根本没办法得到有效组织,教学质量的下降也是明摆着的事情。
如今“职称新政”推行后,通过细化教师岗位,一批教师走教学型道路,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工作量来解决大班上课的问题。
但是,从长远来看,高水平师资紧缺的问题,无法简单通过增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办法来解决。
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不妨引入学生评价
一些高校在职称评审中,在降低科研论文发表要求的同时,对“教学型”教师以获得各类教学奖为评价标准。比如,有学校的政策是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其实这种要求,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换汤不换药”。
引导教师把获奖作为教学目标,学生未必能够真正从中受益。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做大量琐碎的工作,其中很多甚至是很难有显示度的。
那么,学校在打破唯论文是举的标准后,如何确立公正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既然教学面向的是学生,那么,不如赋予学生某些话语权?
事实上,在高校评价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回归教学本身、弱化论文等评价指标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也无需对论文评价机制本身的评价过于负面。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一刀切”、唯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机制固然弊端多多,但是,教师真正要上好课,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围绕教学认真从事学术研究。研究的成果并不一定非要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但以知识传播为目标的研究工作须臾不可放松,这是大学老师的基本责任。
事实上,值得警惕的是,眼下大学里“无一篇论文、无一分科研”的老师数量其实不少,但未必个个都像蒋华松老师那样“独具教学魅力而口碑颇好”。
田丁(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