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一般认为其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40年(据郭沫若《屈原研究》推算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考证为公元前343年;另有观点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39年、公元前353年,未有定论),出生在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在《离骚》中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屈原的政治主张是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水以北和沅水、湘水流域。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后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各国斗争激烈,攻伐连年,政局动荡,而且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实力不断消长。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富民强,连年攻击各国,成为其他六国的严重威胁,因而在那个时代出现了苏秦等人提出的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主张,而秦国张仪等人则提出了与六国广泛结盟,瓦解“合纵”的 “连横”主张。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七国争雄的斗争,基本上就是合纵连横的斗争。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他一心振兴楚国大业,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他认识到,楚国只有与齐国联合,才能和秦国相对抗,所以他力主联齐抗秦。关于屈原出使齐国,《史记》《新序》等著作皆有记载。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 意思是屈原担任了楚怀王的左徒一职务,对外代表国家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全权处理外交事务。又载:“是时屈平既疏, 不复在位, 使于齐。”说的是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已经被楚怀王疏远罢黜的屈原出使齐国。《史记·楚世家》中也有关于屈原使齐的记载:“(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张仪已去, 屈原使从齐来, 谏王曰:`何不诛张仪?' 怀王悔。”意思是楚怀王十八年,张仪已离开楚国,屈原出使齐国归来,对楚怀王说:“为什么不杀了张仪?”楚王十分后悔。《辞源》“屈原”条记载:“楚怀王时任左徒,主张联齐抗秦,使齐订盟。”而《新序·节士第七》也有记载:“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骚。张仪因使楚绝齐,许谢地六百里,怀王信左右之奸谋,听张仪之邪说,遂绝强齐之大辅。楚既绝齐,而秦欺以六里。……是时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屈原使齐。”这段文字记载了屈原曾两次出使齐国。为了和齐国结为强大的联盟,屈原代表楚国出使齐国。秦国对齐楚结盟十分忌惮,于是派张仪到楚国离间齐楚关系,张仪重金贿赂靳尚、子兰等楚国大臣,以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让他们共同诋毁诬陷屈原,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张仪又以割“商于之地六百里”给楚国诱惑楚怀王,楚怀王贪财,背信于齐。后来因楚怀王被张仪欺骗,后悔没有采纳屈原联齐抗秦的策略,于是重新起用屈原,命他第二次出使齐国,再次结盟。
因古籍资料的记述有所差别,因而关于屈原出使齐国的次数和时间也有所争议,但这些史料却可以充分说明,屈原为了联齐抗秦,出使齐国,到过临淄,是确定无疑的。
在屈原生活的时代,经过商鞅变法而迅速强大起来的秦国频繁地开展对外扩张战争。公元前314年,秦国攻打魏国,攻占了魏国领土;攻打韩国,迫使韩国太子仓入秦为质。两国皆屈服于秦。次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赵国领土,俘虏了赵将赵庄。与此同时,秦国对楚国和齐国也虎视眈眈。在这种形势下,齐、楚两国结盟是有利于自身的选择。秦国为了离间齐楚关系,便施展外交策略,派张仪前往楚国。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公元前313年,张仪前往楚国,对楚怀王进行外交欺诈,说:“大王如果能够与齐国断绝盟约,我请秦王献商于(今河南淅川一带)之地六百里给楚国。”楚怀王利欲熏心,与齐国断绝了关系,派使臣跟张仪到秦国收取土地,然而张仪却不肯认账,说:“我与楚王约定的是六里土地,没有说过六百里。”受骗的楚怀王十分愤怒,发兵攻打秦国。秦军大胜,斩杀楚军八万,虏获楚将70余人,攻取了汉中(今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楚怀王恼羞成怒,倾全国之力再次攻打秦国,两军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三十里),楚军又一次大败。这时,韩魏两国也趁机向南攻打楚国,齐国因楚国背弃在前而十分不满,“齐竟怒,不救楚。”公元前312年,楚怀王派屈原出使齐国,目的是修复楚国与齐国的关系。屈原此次出使齐国,是史料中记载非常明确的一次,见到的齐国君主为齐宣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屈原在公元前319年或公元前318年也曾出使过齐国。据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考证,屈原担任楚怀王左徒一职大约在楚怀王十一年,即公元前318年。《史记·楚世家》记载,这一年,六国合纵伐秦,楚怀王为合纵长。按照当时的各国形势分析,担任楚国外交官的屈原在那一时期为了联齐抗秦而出使齐国,会见齐宣王,是较为可能的。
另有观点认为,屈原于公元前325年第一次出使齐国,见到的齐国国君为齐威王。假如按照一般认为的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这一时间推算,此时的屈原年仅15岁,尚未出仕,因此可能性较小。屈原于公元前325年出使齐国这一观点的得出,应该是在屈原生卒年及生平重大事件时间的推算上,与其他几种观点有所不同,存有争议。
关于屈原的史料,今存的资料多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刘向 《新序·节士》、班固《离骚赞序》等汉代文献,资料很少,关于屈原出使齐国、生卒年等问题的记载非常有限。目前可知,屈原确实曾出使齐国,到过临淄,但许多些具体的问题依然存疑。
屈原使齐,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对那一时期齐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流应当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尽管历史久远,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如今所能查证的资料有限,但这同时也为齐文化学者和广大的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石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