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尽管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但在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厌学症”在不少贫困家庭中滋生、流行。
“如果再有人劝我上学,我就跳楼自杀”
西南山区一个贫困发生率超过90%的村子,一名15岁义姓少年因为厌学,2017年9月开学季没按时上学。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这个孩子终于上了初一,但又经常偷偷逃学,如此反复四五次。
同样在这片山区,一名15岁男孩初中没毕业,长期辍学在家。村干部上门劝说,他却扬言“如果再有人劝我上学,我就跳楼自杀”。
当地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经常厌学、逃学的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觉得读书很辛苦,且面临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不少就去“混社会”。
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某县,本该上学的孩子辍学务工现象突出,不少贫困家庭都抱有“读书无用,不如出去打工”的心态。
负责教育工作的县领导说,县里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组成工作队,2018年多次去广东等地劝返辍学打工的孩子。但有的孩子并不愿与工作队员接触,甚至把他们的电话或微信拉黑。
还有一些厌学者不愿意打工,只是无所事事地看直播、打游戏。
广东某县级市对口帮扶广西某县,要动员100多名适龄青年到广东一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但只去了40多人,其中6人没几天就回来了。该县扶贫办干部一声叹息,有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宁愿每天打王者荣耀,也不愿接受培训。
“厌学症”在一些贫困地区快速滋生的苗头,正令扶贫部门感到忧虑。2018年11月,广西扶贫办通报,广西脱贫攻坚督查组在深度贫困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督查暗访时发现,截至督查时,该县有53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未能劝返回校。
贫困家庭不再信奉“读书改变命运”?
记者发现,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网红主播、手机游戏等受到学生追捧,吸引部分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隔代抚养”现象,导致贫困家庭教育监督功能缺失。中部某县教体局负责人说,该县大约有4万多名留守儿童或少年,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老人只管孩子温饱,学习方面全靠孩子自身。
另一方面,目前农村课堂内容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也缺乏吸引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周大鸣说,许多农村教育简单模仿城市教育,农村教材也是统编教材,缺乏针对性、乡土性、实用性、趣味性,教学内容离农村孩子较远。
“厌学症”的背后,是越来越多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不再信奉“读书改变命运”。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党校教授盘世贵认为,通过脱贫攻坚,让贫困家庭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已没有过去的生存危机感,一些孩子觉得“不奋斗也有饭吃、有衣穿,读不读书无所谓”。
还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家长不满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和校风校纪,担心孩子没学好反学坏,萌生弃学念头。
一名农姓贫困户对半月谈记者说,他儿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很希望到县城上初中,但孩子成绩一般,考进去有难度。将孩子转学到县城,要花高价钱,但他们家没钱。而留在乡镇上中学,早恋、打架、偷盗等不良行为比较常见,容易让孩子学坏,不如辍学出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