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港股盘后,小米交出上市来首份年度财报:去年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全年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海外事业部表现持续强劲。
同时,这份年报一出,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CEO雷军为期5年的“10亿赌约”,也迎来大结局。
和雷军赌10个亿,董明珠赢了
2013年12月12日,雷军和董明珠同时获得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荣誉。两人现场呛声,雷军称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得看未来五年,到时候如果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给他1块钱就行。
而董明珠回应:首先,小米不可能击败格力;其次,要赌就赌10亿元。
去年12月初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董明珠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截至当时,格力电器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86.98亿元。同期,小米累计营收为1304.46亿元。两者相差182.52亿。
1月18日,格力方面披露业绩预告,其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2000亿元-2010亿元。相比这次小米财报数据,格力多出至少251亿元,似乎拉开了和小米的差距。
不过在其他领域,小米胜过格力。譬如,据每日经济新闻整理,小米在五年之内营收增速超过了格力。
此外,小米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快于格力,这主要归功于其手机业务。2018年,小米的国际市场收入为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1%,占总收入比率由2017年的28%提升至40.1%。
员工创收方面,小米是格力的4.5倍。
对于这两家企业间的较劲,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曾分析,格力和小米,一家是传统制造的民族领军品牌,一家是互联网领域新经济宠儿,这两家明星企业间的隔空较劲儿,其实算得上一种良性竞争,给企业、给行业带来的,是更多创新发展的动力。
喜忧参半的首份年报
具体来看小米首份年度财报,去年四季度,小米营收444亿元,环比下滑28.3%,且低于市场预估3.9%;营业利润为3.21亿元,同比上涨6.6%。
2018年全年,小米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营业利润11.97亿元,同比暴跌90.2%,全年调整后利润为85.5亿元,同比增长59.5%。
小米去年在智能手机部分的营收为1138亿元,同比增长41.3%,智能手机销量达1.187亿部,较去年增长29.8%。但就四季度表现而言,小米手机出货量约为2500万部,同比下跌12%。公司将数据下滑归结于,产品组合调整及产品推出时间表的改变。
同时,小米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由2017年的8.8%,降至6.2%。
此外,去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机在大陆市场的平均售价上升了17%,而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市场上涨仅9.7%。小米方面称这主要因为大陆手机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小米对产品组合策略的优化。
在互联网业务方面,2018年四季度营收为40.37亿人民币,环比大跌14.58%,该公司互联网业务自上市以来首次在四季度旺季环比下跌;小米互联网业务虽只占整体收入的10%左右,但占据毛利润规模的近50%;互联网业务对净利润的贡献占比应远超50%,扮演着小米生态的利润引擎。
小米加速海外扩张
去年,小米保持了扩张海外市场的势头。
小米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1.8%,至700亿人民币,占小米总营收占比由2017年的28%,提升至40%。其中在印度,小米智能手机连续6个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展望未来的海外市场,小米计划将其在印度市场的成功复制到印度尼西亚和西欧市场。而就2018年来看,小米智能手机在印度尼西亚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99.6%,在当地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二;小米智能手机在西欧市场同比增长415.2%,在当地排名第四。
小米今年在国内市场的冲劲不再,但正计划加码印度市场,今年起截至3月初,小米以往印度业务部门投入5亿美元,这是小米进入该市场来最高的一笔投资。
财报发布后,小米创始人雷军还发布致投资者的公开信。雷军在信中说,“在创办小米之初,我就预计,小米模式至少需要十五年才能被大众接纳。”他表示,对小米的未来持续增长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