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偏见、门槛壁垒、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仍遭三大歧视

摘要 当下,各地日益重视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但多地中小企业仍反映深受身份、门槛、融资歧视。遭遇“有色眼镜”,民营企业被排斥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民营经济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民营企业地位也有所上升,但仍有...

1124164532_15511520282831n.jpg

当下,各地日益重视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但多地中小企业仍反映深受身份、门槛、融资歧视。

遭遇“有色眼镜”,民营企业被排斥

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民营经济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民营企业地位也有所上升,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戴着“有色眼镜”看民企。

重庆一位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说:“我们10年时间为社会各界培训了8万余名学员,受到学员和社会的好评。但因为是民营机构,无论你做得再好,一些领域、一些地区始终无法进入。”

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不在少数。2018年,重庆市委统战部大面积调查走访发现,一些政府项目为了避嫌,有意设置隐形壁垒,把民营企业排斥在外,以规避所谓“政治风险”。

同时,一些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按照旧观念来办事,也让民企有被排斥之感。浙江一家密封件企业销售额达到亿元,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然而,这家企业在发展路上没少碰到“隐形门”。这家企业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行业内主导方大都是体制内单位,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大多有渠道。部分业内主导方至今未能转变计划经济的老思路,与之沟通不顺畅,对接很困难。

门槛歧视,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不少中小企业说,现在一些本不需要高门槛和准入前置的政府投资项目和PPP项目,却给中小企业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门槛,致使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具备投标条件,中小企业要想承建项目,必须经过大型企业转手并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人为造成“大鱼吃小鱼”。

西部某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各级政府都会投入大量经费在教育领域开展各类培训项目,但一些培训项目要求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教授、副教授,将中小企业“挡在门外”。

“实际上,现在是共享社会,很多资源是可以共享的,让中小企业养那么多专家,根本不现实。”这名负责人说,一些高校拿到这些培训项目后,转手分包给了中小教育机构,自己什么都没做,还吃了中间差价。

苛刻融资条件滋生“资金掮客”

湖北一家水泵生产制造销售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每年都自行研发推出10多个产品,使原来售价2万元至3万元1台的单泵,通过技术升级后能达到6万元至10万元。但这样的技术升级,每年需约200万元的研发投入,加上企业正常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企业每年都要在市场上融资。

“对于中小企业,一谈贷款,银行就看房产、土地、设备的抵押价值,即便有良好的经营情况、现金流、企业信用、知识产权等,仍无法获得贷款。”这家企业负责人说,金融机构有时还通过各种所谓“金融创新”,让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货款回收周期越来越长,成本越来越高,现金越来越少。

由于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利用身份、规模等因素,对处于市场底层的中小企业融资设置苛刻条件,中小企业由此获得的金融支持非常有限。重庆市工商联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5%、交纳税收占比57.6%、吸纳就业占比88.7%,但民营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总额不到银行贷款总额度1/3。

福建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介绍,有大型国有企业,主动找到民营企业帮忙开办国际信用证、国内承兑汇票等业务,这类金融业务即使经过国企转手加价,融资成本也比民企直接找银行申请便宜,衍生“资金掮客”,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企。

公平的营商环境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针对当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身份、门槛、融资等歧视,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建议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止阻碍公平竞争的各项歧视性规定。

编辑:101978509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