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刻瓷艺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博山地区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刻瓷艺术家。他们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而且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刻瓷艺术品,并以独特的刻瓷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为淄博赢得了“刻瓷之都”“刻瓷之源”等美誉。笔者通过对博山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形成了以下认识:
体现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论述艺术产品功能的价值性时也阐明艺术掌握是一种专门的审美活动,艺术产品的根本价值特征就是审美价值。”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正在指引着人们去发现美、创造美。而作为人类艺术与科学的结晶——陶瓷艺术,正以它特有的形式,向人们展现着它美的价值。
博山刻瓷不仅追求美的形式更追求美的内涵,它以独特的形式体现着金石意味、笔墨意趣和艺术家高尚的人格修养,使人们体会到了审美的愉悦。而它自身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艺术种类所不能替代的。
刻瓷最显著的特征是极具金石意味,“‘金石味’是指自古来青铜器印、秦砖汉瓦、画像石刻等等,历经成百上千年的风侵雨蚀、或水浸土埋,致使它们表面造成许许多多不规则的残破、锈蚀、斑驳而又绚烂的一种天然雕饰的肌理和意韵。”而刻瓷的金石意味,是通过刻刀在瓷器上留下的不同形状、深浅及方向的刀痕,形成的各种肌理来体现出来的。再对这些肌理施加色彩,不同的点、线、面就是使刻瓷成为“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特殊的陶瓷装饰艺术。
追求笔墨意趣,也是刻瓷的特点之一。博山刻瓷正是吸取了中国画的精华,既能在瓷器上表现出酣畅淋漓的水墨效果又能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正如刻瓷艺人李梓源所说的:“好的刻瓷作品,除了完美的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意蕴,方寸之间可以诗中有画,画外有音,音外有意,意中有情,方寸之间可以表现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博山刻瓷工艺中,还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春秋时期的《考工记》里记载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也就是说“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制作精良器物的四个条件,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博山的刻瓷工艺。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淄博成为中国“五大瓷都”之一,而博山又是淄博主要的陶瓷生产地,材质优、品种多的陶瓷产品促进了刻瓷的发展。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孕育了一大批刻瓷工艺的能工巧匠,刻瓷艺人将温润如玉的陶瓷和精湛的技艺结合在一起,使人们体会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刻瓷的美,还体现在它的“残缺不全”上。瓷器的表面是光滑莹润的,而刻瓷正是在光洁完整的瓷面上“动刀”。无论什么颜色的瓷器,在刻掉釉面以后就会露出白色的瓷胎,粗糙的瓷胎正好与光洁的瓷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既有质感的对比又有颜色的对比,这是在其它材料上雕刻所达不到的效果。把光洁的瓷面刻得残缺不全,看似有些可惜,但刻瓷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残缺之美。就像是断臂女神维纳斯雕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形象之一。许多年来,人们试图给她的断臂安上完整的胳膊,但却没有一种设计能让她完美起来,反而破坏了她以前的残缺之美。残缺,能留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正确对待残缺,才会使我们更加完美。刻瓷同样如此,它的残缺与光滑莹润的瓷面形成和谐之美,它的残缺之美,更体现出了它的审美价值。
从博山刻瓷的艺术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的美,更看到了刻瓷艺术家人格的美。刻瓷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造,而高尚的人格是创造的基本条件。因为“艺术家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精神产品创造者,不是因为他生就的才能,而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将普通人眼里原始的物象材料和简单的美术元素创造可供审美享受的艺术作品的本领。”而刻瓷艺术家的这种本领正是他们高尚人格的体现。
就像北宋郭若虚所说的:“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博山刻瓷艺人,正是用他们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技艺诠释着刻瓷的审美价值。
(二)工艺价值
刻瓷艺术的工艺价值体现在其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技术的要求高上。刻瓷的几个基本步骤看似简单,但无论是从造型到赋色,无论是一刀一刻或是一点一线,都需要刻瓷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钻研。是经过创作者的深思熟虑,融入了丰富的感情创作出来的。
从选材这步,刻瓷者就开始考虑,如何借助瓷器自身的美来表达刻瓷者的创作意图。瓷器造型自然生动,要符合所表现的内容。在构图上,布局要合理,在圆形瓷盘上创作要饱满完整,在瓶类的器皿上创作要有韵律和节奏感。瓷器本身就是很美的,它温润如玉的瓷面,是任何其它材料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在构图时要敢于“留白”,利用瓷器自身的颜色和质感,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细致的做工,是影响刻瓷艺术工艺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好的材质和构图,也需要通过娴熟的工艺来表现。刻瓷不但工艺复杂,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严格。“刻瓷艺术的造型离不开点、线、面和绘画等基本要素,它的难度就在于线,若在纸上以笔画线,一起一落,两点间就是一条流畅的线条,但在刻画过程中,一根线则由若干个点组成,要做到流畅连贯,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件好的刻瓷作品,往往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而想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往往需要刻瓷者付出一生的精力。据刻瓷者不完全统计,一件简单的刻瓷作品,至少需要刻数百万下。特别是在制作肖像刻瓷时,必须要把头发及五官部位刻画得形象逼真、毫发皆似,其难度可想而知。
刻瓷艺术,对刀法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变化丰富,还要做到刀刀相连、笔断意连,刀痕与刀痕相连接的地方要参差错落,忌痕痕相连。而且刻瓷有一刀下去难以修补的特点,所以要求下刀要“稳、准、狠”。对于刻瓷作品的着色,既要求有中国画的写意性和西方画的写实性,又要不失金石意味。所以在一刀一刻之间,方能体现出刻瓷者深厚的书画功底和娴熟的技法。
博山刻瓷艺人精湛的技艺,使博山的刻瓷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还独创了“浮雕刻瓷”、“动彩刻瓷”、“低温釉刻瓷”等技法,各种技法的熟练应用,正在不断提升着博山刻瓷的工艺价值。
由于瓷器表面既坚硬又易碎,如果钻刻不当容易把瓷器大卸八块,这就增加了刻瓷的难度。所以,从古至今能流传下来的刻瓷作品很少,其工艺价值也就决定了刻瓷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比如《敦煌归真》,在2007年被北京的一位收藏家,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而且据专业人士估计,这件作品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会突破百万。而且刻瓷是融金石、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为一身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不像其它材质的艺术品,容易受潮或腐蚀,它可以把书画家的墨迹永久地保留在瓷器表面。传统的刻瓷是纯手工的精雕细琢,一件作品创作出来之后,是无法复制的,所以,刻瓷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也是很高的。
(三)文化价值
刻瓷艺术是陶瓷文化的结晶。古希腊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四大要素是“土、水、气、火”,而陶瓷艺术就是融这四大要素为一体的艺术,以土为原材料,加水制坯,在空气中晾干,再用火烧高温定型。刻瓷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刻瓷艺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达到了心与物的统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
淄博地区,以齐文化为主要代表的民俗文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既有保守的一面,又有开放的一面;既传统又旷达、豪放;既有世俗社会的一切特征,又有超越世俗社会的特定精神理念。”
发源于博山的孝妇河,孕育出了赵执信、蒲松龄、王士禛三大历史名人。赵执信的《礼俗权衡》、蒲松龄的狐神鬼怪、王士禛的诗词都对博山的陶瓷和刻瓷产生了重要影响,淄博地区的民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博山刻瓷艺术的发展。
刻瓷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俗文化,同时也拓展了当地文化的内涵。如果没有民俗文化哺育,它不可能有如此鲜明的地域特征;同样,如果没有陶瓷业的发展,当地的商业文化等民俗文化也会残缺不全。”
刻瓷艺术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独特的民俗文化不仅为博山刻瓷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内容,使刻瓷艺术独具地域特色,而且成为弘扬民俗文化的载体艺术,也承载着传播当地文化的重要作用。
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刻瓷工具和刻瓷技术,给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弊端。刻瓷工艺,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一)电动工具的局限性
传统的刻瓷,都是经过刻瓷艺术家纯手工的一刀一凿钻刻出来的,这需要耗费刻瓷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刻瓷工具也在不断革新,电动工具的出现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仅省去了小锤的无数次敲打,还能使刻瓷艺术品比较规整。事实证明,电动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刻瓷的效率,符合现代人对快节奏生活的要求。但是电动工具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用电动工具刻出的刀痕往往循着一定的轨迹,刻出的点形状、深浅、大小都有些类似,线条虽流畅但很呆板,使画面缺乏节奏和韵律感。手工刻瓷的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这也是决定刻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原因之一。但是用电动工具刻出的作品,却是可以雷同的。甚至有些刻瓷者,为了追求利益,反复地刻在艺术市场上销路较好的几种刻瓷产品。而且因为电动工具刻制出的刻瓷艺术品,价格比手工刻制的要低很多,所以,这些产品还受到了许多商家的欢迎。这样一来,刻瓷艺术就变成商业化的艺术,刻瓷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就大打折扣。
传统的刻瓷工艺,本应是一种自由自在、可以任刻瓷者自由发挥的艺术。酣畅淋漓的水墨画、端庄细腻的工笔画、栩栩如生的肖像画都可以表现在刻瓷作品中。但电动工具的出现却使刻瓷艺术变成了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艺术。而且从钻刻的细腻程度来看,电动工具绝对比不上手工钻刻,灵活的双手,要比电动工具更能创造出细腻生动的作品。
纯手工工艺,自古以来就有令人倾倒的魅力。纯手工创造的价值,是任何电动工具都无法比拟的。“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差异性’的要求随之提出。纯机械生产方式实现‘差异性’费时费力;而手工和半手工的加工方式对此得心应手。”刻瓷艺术正是如此,每个艺术家有自己的思想内涵,他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刻刀在瓷器上展现出来,每个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再通过不同的技法表现在刻瓷上,就使得每一件刻瓷作品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纯手工的刻瓷工艺才是刻瓷艺术发展的主流,才会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说过:“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也就是说:在所有艺术中,最能贴近生活的是手工工艺,是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因此,传统的博山刻瓷艺术作为一种手工工艺,它是陶瓷艺人智慧的结晶和精湛技艺的体现。
现在不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藏纯手工工艺的制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刻瓷艺术品一直受到收藏界的追捧。他们在欣赏刻瓷的金石韵味和笔墨意趣之外,更看重它的精雕细琢。不同地区的手工艺制品,蕴含着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所以,发展传统的手工刻瓷,更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精品少,缺乏创意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有些刻瓷艺术家对待刻瓷的态度变得浮躁起来,出现了精品少、产品单一以及缺乏创意的现象。从刻瓷艺术的整体来看,有许多成就都出自于老一辈刻瓷艺人的手中。例如,刻瓷艺人张明文,早在1981年就赴德国做了为期18天的刻瓷表演,不仅为中国赚取了不少外汇还为马克思的故居刻制了马克思肖像。同年,刻瓷艺人李梓源,就凭着他的刻瓷作品“鲁五头青瓷文具”,获得了慕尼黑国际博览会的金质奖章。现在,虽然刻瓷的工具、技术等都在不断革新,但精品出现的比率却不如以前。
甚至有些艺术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常钻刻那些符合市场需要的刻瓷作品,不光是品种单一,甚至出现了相互临摹的现象,这不但降低了刻瓷的艺术价值,还阻碍了刻瓷的发展创新。
博山刻瓷艺人昃秀花在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的时候曾说过:“刻瓷艺术,做一件就必须是精品,做一件就必须能让别人认可,做一件就必须能让别人收藏。”我们生活中的日用陶瓷是以实用为主,它可以“粗”可以“俗”,但刻瓷艺术品是一种工艺品,它的价值体现在审美和收藏上,而不是使用上。所以,越是精雕细琢,才越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三)刻瓷工艺后继乏人
刻瓷工艺,就像在瓷器上绣花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钻刻的过程是相当枯燥和乏味的。而且想要学好这门工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书画功底,还要掌握金石钻刻的用刀方法。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刻出像样的作品来,如果想要在刻瓷界有所成就,往往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而且获得的效益不是很高。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敢轻易尝试这门艺术。他们不仅缺乏足够的耐心,而且现在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方式有很多,很多人都不会对刻瓷产生兴趣。所以,喜欢刻瓷和想要学习刻瓷的人屈指可数。
而且中国传统工艺的授徒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师傅在向徒弟传授技法的时候,总是有所保留,生怕徒弟的手艺会超过他,影响了他的社会地位。所以许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在传承过程中,其艺术性就大打折扣。如何将刻瓷艺术很好地传承下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拟定弘扬发展策略讨论
博山刻瓷,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自身的魅力,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自身的发展空间是无限广阔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艺术也是如此。每一件艺术品都应带有时代的信息,随着时代脚步发展的加快,刻瓷工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生存的危机,为了将刻瓷艺术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下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考工记》中曾记载道:“知者创物,巧者诉之,守之世,谓之工。”意思就是说,智慧的人创造的器物,巧干的人传承和推广它,世人把它称为生产工艺。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人不仅重视手工业的创新,更重视手工工艺的推广和传承。所以说,传承是手工工艺得以延续的形式,传承更是后人的一种责任。
传统的艺术传承方式是,师傅带徒弟,口耳相传,手把手地教授,这也是刻瓷工艺可以传承下去的基本方式。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而且娱乐消遣的方式有很多,枯燥乏味的刻瓷不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刻瓷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政府举办刻瓷培训班,就成了宣传刻瓷的一个好办法。以班级授课的形式传授刻瓷知识,人多面广,一个老师可以同时带几十个学生学习刻瓷,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推广刻瓷知识,还能提高大家对刻瓷的兴趣。在培训班学习过程中,刻瓷老师要善于发现对刻瓷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想要致力于刻瓷研究的学生。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培训,可以先从提高他们的绘画、书法基础入手,然后引导他们对刻瓷工艺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刻瓷老师,要把自己掌握的刻瓷技法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刻瓷艺术的精华,才能使这门艺术很好的传承下去。当然,要想将老师传授的刻瓷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创造过程中,还需要刻瓷学生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不断地探索和钻研。
教育部门也可以在美术院校开设刻瓷艺术课程,这是将刻瓷艺术传承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美术院校是一个年轻人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有深厚的书画功底,更有将刻瓷艺术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具备一定书画基础,是学习刻瓷的基本条件,在这里的学生,都会具备这个条件。所以,他们对刻瓷的兴趣会更浓厚一些,学习起来也会相对容易。通过这种传承方式,可以使刻瓷艺术更专业、更持久地发展下去。
茅盾说过:“创造的元素越多,便越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刻瓷艺人更要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创新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材质上的创新,要大胆尝试新的刻瓷载体。在博山刻瓷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刻瓷艺人多选用白色素瓷,在白色的瓷器上表现画面,会显得更干净、明亮。到后来发展到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有颜色的瓷器,例如在鲁青瓷和深色釉等瓷器上刻制的作品层出不穷。这样既能借助瓷器的颜色表现画面,又能展现瓷器自身的美,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强。现在也有许多新材质的刻瓷作品出现,甚至有的是在瓷器还是半成品的时候就开始加工。但刻瓷艺术家对刻瓷材质的探索是不能停止的,还需要在材质上加大创新力度,以使材质更好地为刻瓷艺术品服务。
其次,表现内容要创新,以往博山刻瓷多以表现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题,例如蒲松龄的鬼狐神怪,齐国的历史故事等,常在艺术家的刻刀下变得活灵活现,这在弘扬民俗文化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时代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刻瓷艺术家不仅仅要从传统的表现内容上汲取营养,还要从日新月异的生活中捕捉灵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所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刻瓷工艺应不断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点,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
再次,刻瓷技法要不断创新,再好的构思也需要通过技法表现出来。科技的进步,为刻瓷艺术提供了不少新的工具,刻刀种类多种多样,颜色类型丰富多彩,这些都为技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刻瓷艺人要以前人的技法为基础,加上自己对刻瓷独特的认识,敢于运用多种刀法,以创造不同的表现技法,不断给刻瓷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刻瓷艺术家,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拓思路、推陈出新,才能使刻瓷更具生命活力,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突出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刻瓷工艺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差异。从不同时代来看,风格各不相同。“清中期前后,从瓷刻装饰艺术格调看,仅注重釉上堆彩,缺少了淳朴和高雅,而清末瓷刻的创作,在构思、意境、技法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此时,瓷刻的用刀还比较简单,多采用刻线的方法,用线的密集排列组成面,刻瓷风格简洁、明快。到了现代,刻瓷技法多种多样,水墨刻法、低温釉刻法、动彩刻瓷等技法相继出现,使刻瓷面貌焕然一新。既有粗犷豪放的,也有端庄细腻的,钻刻的细致程度也较以前有所提高。
从地域上来看,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性格特点和审美要求也有许多不同,“北方地区因山雄而壮,地平而阔,所以其人质朴而粗犷,民居造型简单,几乎不加装饰;南方地区因山秀而奇,水曲而幽,人的性格文静,民居造型变化多样,服饰也丰富绚丽,色彩淡雅宁静。”所以其刻瓷风格也有差异,从整体上来看,北方刻瓷风格,倾向于粗犷、朴实、庄重,而南方刻瓷则典雅、秀美、细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品牌就难有市场,没有品牌就只能做贴牌生意,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博山刻瓷要想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就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高质量、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是消费者的首选。
各时代、地域的刻瓷工艺都各有所长,刻瓷艺人要善于抛开门户之见,善于欣赏其它地区的刻瓷作品。并且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陶瓷博览会,在宣传、推荐自己作品的同时,广交朋友,触类旁通,从别人的作品中发现新的创作灵感。既要取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刻瓷精华,又要凸显出本地域的特色。有特色、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才更能得到欣赏者的认可。
(三)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刻瓷工艺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刻瓷艺术家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和整理信息,以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品。也可以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作品,以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和艺术品的价值。刻瓷艺人还可以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或技巧,写成文字或制作成影像资料,利用网络进行宣传,这样就使人们能更直观地认识刻瓷、保护刻瓷。
另外,刻瓷工艺要想很好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宣传和保护。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建立起发展刻瓷工艺的专门管理机构,以使刻瓷有秩序、有组织地发展。
刻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政府和人民群众都要齐心协力,共同去宣传和保护刻瓷,使刻瓷艺术一代代地发展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