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安徽濉溪文旅体委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仪式。淮北大鼓、泗洲戏、临涣唢呐、淮北泥塑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领师、引进师、提笔师、学徒等近50人参加仪式,这是继淮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曹廷虎两次收徒后的一次集体收徒。
据悉,濉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全县共有40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项目被列为县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其中9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名录,1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18个项目被列入县级名录。但由于诸多原因,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传承人青黄不接等问题,有些项目濒临失传,发展后继乏人、难以延续,已成为制约濉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大瓶颈。
此次活动,旨在致力于濉溪民间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增强人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实现“衣钵相传、师徒相继”。活动现场,曹廷虎、刘素霞、张奎、郜业龙、李建东等5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最传统的方式相继收徒,20名学徒鞠躬行拜师之礼,老师宣读了师训,并表示一定会传道授业、倾囊相授。仪式最后展演了淮北大鼓、泗洲戏、临涣唢呐、淮北泥塑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唱高亢婉转的淮北大鼓、唱腔优美动人的泗洲戏、音量宏大有力的临涣唢呐、造型惟妙惟肖的淮北泥塑,令人如痴如醉,叹为观止。
2011年以来,濉溪县通过拜师学艺的形式,确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指导老师,选择富于潜质的青年文艺骨干作为培养对象,拜师结对,重点培养。李红艳是淮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曹廷虎的“开门弟子”,也是第一个得益于“非遗”人才培养的传承人,通过传承实践,已逐步形成自己独具韵味的淮北大鼓女派唱腔。2014年,李红艳被公布为淮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在第六、第七、第八的三届安徽曲艺节上,她创作和表演的淮北大鼓《老来难》《十二生肖没有猫》《女书记钓鱼》,分别获创作三等奖、两个表演二等奖。在安徽省第二届鼓书曲艺大赛中,她表演的淮北大鼓《贾宝玉探病》获一等奖。(刘新华 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