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9月,当又一次听闻由王德星创作的蹴鞠雕塑再次荣获全国大奖时,笔者决定探访一下这位新上任的临淄区政协委员。
几次电话邀约后,笔者终于如愿在位于齐文化博物院西行几百米的山东蹴鞠娃动漫有限公司一处宽敞的工作室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王德星。当得知笔者要写一篇关于他的“委员风采”时,王德星连连摆手表示:“我可没有值得宣传的事迹,能够在政协的舞台上,为挖掘传承蹴鞠文化贡献绵薄之力,已经感到非常荣幸了。”
今年56岁的王德星,曾经是一名捧着“铁饭碗”的国企财务科长。2001年,他下海经商。2005年,王德星偶然认识了陶艺大师车秀申,两年后,由王德星投资、策划,与车秀申联合制作、由417件作品组合而成的大型情景组雕《蹴鞠之光》在2008奥运景观雕塑国际巡展中亮相。就此,王德星与蹴鞠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组雕塑场景壮观、人物惟妙惟肖,但人们踢的是什么球?怎么不是圆的?”王德星至今仍难忘巡展中观众对蹴鞠的陌生,“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蹴鞠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元素的一部分,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要把它传承下去!”
巡展结束后,王德星成立了齐云社艺术工作室,探索怎么将蹴鞠文化的艺术化具象,创作出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文化产品。我当时想:“蹴鞠也同其他很多体育项目一样,从娱乐、游戏而来,而娱乐嬉戏又是儿童的天性;临淄是世界足球起源地,儿童也是人生的开始……”就这样,“娃娃蹴鞠”的艺术创意渐渐地丰满起来。随着丰满的形象逐渐成型,如何将它们从想象转为实物又让王德星煞费苦心。回忆起最初创作“蹴鞠娃”的情景,王德星说,得益于他的一“摔”:“蹴鞠娃底下穿着大棉裤 上边光着肩膀,能说我就找一个布来,我缝一个裤子穿上,那样艺术性就非常差了。当时我就反复地做以后,就感觉自己非常不得手法,心里非常急躁和生气 ,拿着泥巴团了团很生气地摔倒地上,看到地上裂纹的泥巴,这一摔灵感就来了。当时我就欣喜若狂,从一种非常悲伤的情绪当中一下子就跳跃到了激动, 可以说是狂喜。”
就这样,不是科班出身的王德星,在创作道路上遇到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也曾无数次地想放弃,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2010年由王德星设计的巨型蹴鞠娃雕塑正式落成,那简洁流畅又生动传神的娃娃造型,那闪转腾挪却憨态可掬的蹴鞠招式,人见人爱。此后,王德星又先后创作了“蹴鞠娃十二解数”“蹴鞠娃十二生肖”等系列产品。蹴鞠娃也由最初的陶制,发展至铜制、青花、彩绘等多个种类,涵盖文房用具、餐具、茶具等多领域。2016年6月,他创作的“十二解数蹴鞠娃”作为蹴鞠文化“传播大使”远赴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向世界展现蹴鞠文化的伟大魅力。如今,这些蹴鞠娃已成为“世界足球起源地象征性雕塑”,在区人民广场、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重要地点随处可见蹴鞠娃娃们“身影”。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蹴鞠文化,去年,王德星还自掏腰包开设了少儿陶艺手工坊,免费提供学习场所和原料,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聘请专业师傅教授孩子们蹴鞠娃制作技艺,普及蹴鞠文化知识,让孩子们亲身感知蹴鞠文化。“每次见到我,大伙都会说,蹴鞠娃他爹来了。说真的,这些娃娃寄托着我的梦想,承载着把蹴鞠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使命,和蹴鞠娃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一份责任、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今年初,王德星被推选为十届临淄区政协委员,“两会”前,他专门拿出时间,对全区齐文化行业发展作了充分调研,认真撰写了《关于促进齐文化示范园区建设》的提案,“能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感到光荣和自豪, 同时也明白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我一定发挥好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作用,在弘扬传承蹴鞠文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王德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