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再三,心愿只有一个,就是要把艺术继续深造下去,只有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经历和感悟才能与朋友共勉。 ——张鸿远
大 家 境 界
画家张鸿远写意
初春的寒意尚未消尽,迎春花悄悄吐露出一季的纷芳。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世纪花园的张鸿远工作室,幽静而淡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文人墨客,多有嗜烟好酒者。张鸿远不例外。诺大的工作室,回荡着的,除了阵阵笑声,更有袅袅烟香。仿佛是昨夜的酒尚未兴尽,清晨,画家张鸿远就被宾朋们邀约至此,品茗茶,评字画,谈论人生。
张鸿远,一位性格爽朗的画家。品读他的写意人生,会感受到在他身上,透着山东汉子的耿直情怀,透着仗剑天涯的豪迈气质,透着长风破浪的胸襟。
(一)
走进张鸿远的工作室,一幅长7.3米,高2.3米的山水巨作《万里风雪图》就映入了眼帘。
胸中有沟壑,才会有如此磅礴气势。这幅占据了大半边墙壁的宏伟巨作,令人感受到的,是心灵震撼,是对画家宽阔胸怀和全局于胸的折服。
张鸿远作品 《黄河颂》
张鸿远作品 《泰山雄姿》
张鸿远作品 《意远在能静》
张鸿远,山东滨州人,现居鲁中重镇淄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齐鲁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张鸿远经历过坎坷,走过“弯路”,这段弯路,正是这段坎坷,历练了他的勇气,他的毅力,他的气魄。
张鸿远为之津津乐道。
他说,功夫要到,悟性要到,作品就有了灵性。
张鸿远对自己的艺术悟性颇为自负。他去太行山写生。在这座三省交界处的大山深处,面对断层壁立,气势恢宏,延续400余公里群峰,张鸿远的心灵受到无比震撼的冲击。他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岸和自己力量的渺小,在山的怀抱里,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
张鸿远说,画山水,讲究气势。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古人说运墨而五色具矣。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山水画的境界在于高远、平远、深远,深远为最高境界,要把云、水、山、树、建筑、桥梁、动物,等等这些拉开层次,把平常人想不到的画出来——看一幅画,后面明明是没有山了,但你看了之后,你会觉得后面还有山,这就是深远的境界。
他的画,具备了力透纸背的境界。
多年以后,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郝桂尧说:“他(张鸿远)像是一个古代的艺人,留连在山水之间,体味大自然的精神,并忘记了世俗的都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了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
2006年,他去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班进修。他把自己视为一名苦行的学者,专心于专业修为。在这时,他的视野得到极大开阔,他如山峰般挺拔的性格,如波涛般奔涌的创作思想,得到了尽情释放。他横溢外露的才华,得到同期修行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力邀他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各种画展。结果,他的作品《清香》,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
2015年2月,张鸿远驻中都书画艺术城画展开幕式在山东青州举行
2012年10月,张鸿远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齐鲁美术馆画院成立仪式上致词
回到山东,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室,进行自由创作。他还受聘于齐国故都临淄的齐鲁美术馆进行专业指导,受聘去南方当画师,一边游历,一边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欣赏他,多次邀请他参加画展,这使他能够与更多艺术家进行交流,吸取众家之长。
2009年,他的作品《秋荷》,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并被中国工笔学会收藏。这一年,他的作品《山高水长》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集;作品《高山泉鸣》入选全国民族团结风雨同舟著名画家作品集。
次年,他的作品《深秋》,入选全国西部大地情画展,并被内蒙古画院收藏。同年,他应邀为山东省第二十二届运动会组委会进行创作。他创作的巨幅《黄河》,波涛翻滚,气势磅礴;他创作的巨幅《泰山》,苍劲雄健,气势巍峨。
“万里风雪势苍茫,千峰雄姿披银装。堆琼积玉几千迭,风停雪住迎晨光。揽胜探奇临绝顶,望远神州尽辉煌。——丙申夏时鸿远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齐鲁美术馆画院。”这是张鸿远为他所创作的国画巨作《万里风雪图》所作的题跋。
看万里风雪,辽阔悠远,通过墨的变化,使人感受到山的节奏和力度,一层层,一排排,层层峦峦,像是向你扑来,又像是离你远去。山是风骨如铁的山,顶天立地。水是柔美如镜的水,尺波不惊。云是滚滚密布的云,起伏叠嶂。雪是万里飞扬的雪,波澜壮阔。大气于胸,又细致入微,万千气象,俱融为一炉,炉火纯青。
张鸿远说:“胸中有山,才能画出山峦的挺拔豪迈。胸中有河,才能画出大河的奔涌澎湃。一个人的作品,与他的人格、品行息息相关,我追求作品的形神兼备。”
品读张鸿远的画作,能够感受到他是用灵魂在画,以笔墨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以笔墨演绎心灵的语言,笔下涌动着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怀。
他在画中,融入了自己的魂魄。
在张鸿远看来,50岁之后的时光,是一个画家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个阶段,既有了足够的阅历,又有着饱满的精力。他说:“画出一幅好的作品,说起来貌似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我深知自己的重量,越回想越发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更明白了绘画者不等于是艺术家,画几幅好的作品,不等于一生画的都是好的艺术品。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够得到艺术的深化。”
追求和学习追求的几十年后,张鸿远感悟,艺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悟性,要进一步深化写生创作,深化对大自然的理解感悟才能创作出美好的作品,把心灵的窗户打开,外面的风景更加美好。
(三)
画者为何物?无情莫问宗。
张鸿远事画三十余年,临池摹墨,年耕月耘。以情待友,为人低调。不随波逐流,不图求虚名,宁守一方净土。他的工作室,唯笔唯墨,唯纸唯砚,堪称陋室。然陋室之内,上至耄耋,下至垂髫,无老无幼,无长无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皆因仰慕而来。张鸿远必倾倒茗茶一杯,与之促膝而谈,谈艺术,谈人生,并把此当作人生快事。
“艺术的门槛走进来很难,走出去更难。”他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再好的画作,也一定会有败笔,即使是稚嫩的画,也一定有其所长,吸取众家之长,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走出去。
戊戍初春,张鸿远在感悟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蓦然回首,半生转瞬即逝,那深一脚浅一脚的足迹,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惆怅。多次读过“艺术”这两个字和多次思索过这两个字的含义,深深感到自己更需用真心去理解自然,用悟性去感悟人生,用执着去面对艺术,希望在艺术之路上,能够走得更远一些。
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品读张鸿远,就是品读一种境界,一种大家的境界。
张鸿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