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周村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看点是“芯子”,和朋友相约一道前往古城,去看看传统的“芯子”究竟是咋回事。
匆匆赶到南郊镇胜利社区,在人们指引下上了三楼会议室。只见各路记者和从青岛专程赶来的三十几位拍客,纷纷举着披挂的“长枪短炮”,对着四个带彩妆的小女孩,噼里啪啦拍照不停。也有几人围着一女孩,口问耳听笔记加录音, 只差没让小女孩签字留名,俨然一派追星现场的气氛环境。
四位小女孩是从社区三千多户人家,近万数人口,数十号报名者中选定。春节刚过,就由“芯子”传人会同几位老艺人,按照祖辈传下来的标准,挨个挑选身高在1.3至1.35米之间、体重30公斤左右、瓜子脸型、会表演、胆子大的小演员。9岁的高炜婷生性活泼,去年已经上过“芯子”,个头长高不少,为能再次入选,选前天天在家练甩袖、托举等动作,再次如愿并扮演《白蛇传》青蛇。7岁的张培愉,身高1.23米,学过武术,又在学舞蹈,聪颖漂亮扮相好,由她扮演白蛇娘子。8岁的郭翠颖,身高1.3米,扮演《人面桃花》小姐杜宜春。11岁的孙冠熙,深受母亲影响,非常喜欢扮玩,去年曾和小两岁的表妹分别扮演青蛇和白蛇,今年要扮演秀才崔护。小演员被选中后,还要接受严格的前期训练,由老艺人一招一式传授指点。四位小女孩,样貌俊俏,娇嗔可爱,从容淡定,应对自如。她们一边被奶奶模样的长者拾掇着鬓发头饰,一边还不失孩子天性般打着手势作张作势。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围着服务的数十号人各有分工,有的捧脸化妆,有的摆弄道具,有的整理衣饰,有的备办餐食。看这场景架势,如同绿叶托花,众星捧月。毫无疑问,这四位小女孩笃定就是今日的星级主角。
周村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商贾云集,商贸发达,号称“旱码头”,是中国北方商业重镇。自唐宋以来至明清时期,周村商业陆续发展规模渐大,商业街市格局完整,分工精细,物流畅达,配套完善,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客商纷纷来此从事贸易,进一步带动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而这里还有一大特色,便是民俗活动异彩纷呈,悠久驰名的周村“芯子”,就是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成古妆剧情人物,站立于数米高的细细“芯子”之上,由壮汉扛抬行走,招摇过市,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最为人们喜闻乐见。
周村“芯子”的渊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传说泰山碧霞寺老奶奶,也就是碧霞元君,本是周村长山人氏。三月十五是她老人家生日,每年打从三月三开始,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奉迎泰山老奶奶回娘家。先是公推几个老成持重者,背上泰山老奶奶画轴,快马加鞭,直奔泰山。三叩六拜请过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遣一人先行返回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这天,周村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舞龙灯、耍狮子、玩竹马、跑旱船等等应有尽有,老百姓变着法子、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周村既以商贸美誉驰名,各门类宗教寺庙也随之应运而生,规模越搞越大,诸如玉皇阁、天后宫、千佛阁、北极阁、准提庵、魁星阁、关帝庙等纷纷设立。而各门类宗教祭祀形式不同,庙会扮玩渐渐发展为一统的主要祭祀活动。由于当时观者云集,个头高者可尽情观赏,而个头低矮、老人及小孩,只能远站,无法近观。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周村人,从“踩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示,依靠本地发达的织机技术,运用铁木和丝绸材质物料,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世代沿袭下来,周村人渐渐把“芯子”这一独特民间表演形式,搬到元宵节展玩,形成周村元宵节民俗扮玩的一大特点。
周村“芯子”抬轿属木质框架,专请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抬轿以规模及剧情的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枝叶等,精雕细刻,精巧造型。而踩“芯子”的人,则从5至11岁孩童中遴选,经过一番装扮,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足之处。其实是靠底座正中向上穿出那根叫做“芯子”的细铁条支撑,这便是始称“芯子”的由来。称作“芯子”的铁条,也被装饰成树枝、花束或是其它道具。抬轿上端设置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芯子”再穿出平台之上,在最上端又为演员打制一对脚踏铁耳,继续向上至齐腰部位,打制一T型铁腰卡。演出前妆台时,用白布絮套将演员从腿脚到腰肢与支撑演员的铁条紧紧捆匝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装扮成各种剧情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芯子”之上,用彩服巧妙地将支撑柱遮掩起来,使这些戏装孩童有亭亭玉立之感。最为常见的周村“芯子”,装扮的戏曲人物造型,有《西厢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八仙过海》、《昭君出塞》、《贵妃醉酒》、《麒麟送子》、《吕布戏貂禅》、《罗成卖绒线》等剧情人物以及一些《聊斋》故事人物。
一台规模大一点的“芯子”,约需动用五、六十人。有十六人扛抬,外备十六人换班,一人吹哨指挥,四人撑掌护杆,五人锣鼓班子,两人推旋络(花幡),四人扯旋络,三人推招子(名旗)。为确保扮演者安全和保持扛抬“芯子”平稳行走,“芯子”支架上方须拴系两根长飘带,一前一后交由地面人员牵扯控制。“芯子”左右两侧另有两人同样妆扮的青年汉子,手执长长的钢叉和软叉,属于“芯子”护卫使和开路人。而踩“芯子”的演员,则从乡间村里精心挑选,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盈,既具表演天分,又忌恐高眩晕,还要能一站一坐数小时,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在上“芯子”前,一般不会喝水,饿了吃块点心,吃个鸡蛋,一上去就是六、七小时。踩“芯子”虽是件苦差使,但周村男女长幼,历来都把踩“芯子”看作是莫大荣耀,孩童们言语间,常常说:“最大的梦想就是踩一回芯子。”
听行家介绍,保持“芯子”平衡的秘笈在于底层空间。其中非规则排列堆放着大小不等的石块,压箱石的位置和数量,对整台“芯子”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准确巧妙的放置压箱石,是检验衡量“芯子”制作师傅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周村“芯子”常常是一连出动十几台,鱼贯而行,招摇过市。“芯子”队伍由三部分组成:最前是招子,中间是旋络,随后是“芯子”。招子做成矩形或三角形旗帜在前开路,招旗上写着“芯子”名目。旋络是显耀标志,以上好绸缎扎制,主要由飘带和花节组成,层层嵌套,有的上面还缀有小镜子,远远看去光芒四射,耀人眼目。路旁观众伸着脖子眺望,每当看到招子和旋络,就会相互喊道:“芯子来了,芯子来了!”
“芯子”很早就成为民间扮玩的聚焦点。看热闹的百姓引颈翘首,目不暇接,盯着这一台,又怕漏掉那一台。在壮观的扮玩队伍中,壮汉们身穿红、黄、蓝纯色服饰,精气神儿十足,抬着“芯子”,一走一颤。踩“芯子”的金童玉女衣着华丽,身首满是珠光宝气,面部施以戏剧艳妆,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浓妆艳抹,婉转妩媚。高高站立于花瓶、花朵、枝叶或枪尖之上,个个超凡脱俗,酷似天仙下凡,一路高高招摇而来,惹得路人连连称奇。只要路边有人叫好,“芯子”便停下让路人仔细观赏,酷哥靓女此时更显得意,水袖也甩得更加卖力,整个身形摇摆飘动,观者更是顾盼生情。尤为易于出彩的《白蛇传》,两个演员扮作青蛇、白蛇站在第二层,走桃花运的许仙则高居第三层,三人身着彩衣,飘逸自如。最吸引人的还有能上下翻动的“转芯子”,孩子们一蹬一蹦,“芯子”就上下翻动不停,煞是热闹好看。
赶庙会或过元宵民俗扮玩,已然成为国人狂欢日。在周村人内心,更是有着深深的“芯子”情结,年节若看不到“芯子”,心里不踏实,感觉不过瘾。古时的“芯子”阵,旌旗招展,绣带飘扬,锣鼓助阵,“芯子”一个接一个一路走过,十八杠“芯子”一路浩浩荡荡,蜿蜒数里,将古城大小街巷走过绕遍,经常是路人扶老携幼紧紧跟随。而每一台“芯子”风格迥异,以实景演绎美丽故事,以故事传播人伦事理,既有才子佳人,斩妖除魔,也有忠孝节义,诗书传家。一台台“芯子”,就象一座座流动的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韵味十足,迷人至极。据一些老艺人回忆,在早前给泰山老奶奶过生日,每个街口还要设置供桌。在清光绪20年(1894),最多一次曾出过72台“芯子”,而且台台“芯子”不重样,连远在青岛、潍坊、济南的人都赶来观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真真显示了“天下第一村”的惊艳风采!
看看已近出发钟点,一切也都拾掇停当。踩“芯子”的四位小女孩,被四位负责装扮的奶奶阿姨,一人搂抱着一个拍照纪念,一拨拨相关人员也轮番着合影,然后小女孩被专人抱起,其余人各带各的东西下楼乘车。记者和拍客见状纷纷散去,也匆匆跟车赶往扮玩现场。才刚还络绎攒动的会议室,此时人去室空归于沉寂。
元宵节民俗扮玩现场,设在宽阔的正阳路上。虽然已至午未时分,街道两侧人流如潮,各个路口车辆限行,妇女抱着孩子,爷们扛着儿孙,也有半大孩子牵衣拽袖“快点、快点”催促长者。街道各路段民俗扮玩队伍陆续就位,处于最前端的“芯子”队伍,享有优渥的地位待遇。此时一台台“芯子”才开始现场妆台,有人在下指挥,有人在上忙碌,按照传统流程,一道道程序按部就班。而搭配“芯子”的锣鼓响器,以各种民间曲调,演奏起“凤点头”、“急急风”等锣鼓曲牌,运用快长槌、慢长槌等手法,不打盹,不间歇,以此缓解路人焦急等待的心情。而其他扮玩队伍或是走点,或是排序,或是演练,也都在耐心等待“芯子”妆台。
在预定时间点,“芯子”妆台完毕。只听一声长哨,整条街道顿时安静下来。最前方指挥长一个手势,锣鼓阵轰然擂响,声威远播,彩旗招展,扮玩队伍开始涌动。由十六位壮汉扛抬的“芯子”,在扮玩队伍中最为抢眼,也最受欢迎,人们纷纷竞相挣睹“芯子”芳容。第一台“芯子”的招幌,写有“人面桃花”醒目字样,看到“芯子”扮演者,很容易让人想起唐代崔护偶遇杜宜春,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曲折波澜,如愿以偿的故事。连带想起那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美妙诗句。以花比喻美女,古今沿用既久,虽然已成俗烂,但仍以绚丽桃花作映衬,用来烘托少女形象,将景色与佳人相融,用来表达爱恋情思,借以引发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紧随其后的一台“芯子”是“白蛇娘子”,伴随着时急时徐的锣鼓点,“芯子”顶端白蛇娘子妩媚百生,左臂弯揽着佛扫,右手臂甩动水袖,左脚站立一串佛珠之上,右小腿向后翘起,活脱脱一副灵动俏皮样貌。青蛇则站立侧下方,衣着端庄,举止得体,粉面红腮,顾盼生辉。这样的传说悲情,尽管已经传了一代又一代,至今仍然令人痴迷狂想。“芯子”所到之处,无不引发众人欢呼喝彩,挥舞雀跃,靡肩接踵,追随观瞻。
回望扮玩队伍中当街而行的“芯子”,高高挑挑,出类拔萃,色彩斑斓,意蕴深远。此番境况不禁令人蓦然感悟:巍然挺拔的“芯子”,故壤扎根,血脉嫡传,文化浸润,生机勃发,已然融入傲然矗立的华夏脊梁,躯椎伟岸,容光焕发,底蕴旺茂,精神无朽!
周村“芯子”,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独特的民俗艺术表现形式,热土众生滋养受用,历代历辈唏嘘感慨,虽从远古奔来,依然意韵无边,即便迈向未来,仍会追梦不断!
20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