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新居,娶新娘,还是买凤阳。”这句广告语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成长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这里提到的“凤阳”,就是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的山东凤阳集团,一个历经三十年风风雨雨仍然不辍发展的企业。
2014年1月14日,冬日阳光明媚的午后,淄博市人大代表、山东凤阳集团董事长寇祖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谈及凤阳集团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和转型蜕变,这位68岁的凤阳老帅感慨颇多。
风雨三十年:始终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午后,采访以一句广告语的提及而开始。说起“搬新居,娶新娘,还是买凤阳”这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寇祖山爽朗地笑了:“这么多年了,感谢大家还能把这句广告语记得清清楚楚!”
据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少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如今凤阳集团依然在谋求发展、书写辉煌,这让68岁的寇祖山感慨万千。“整整31年了,我陪伴并见证了凤阳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壮大。”
寇祖山告诉记者,凤阳集团的前身是一家街道办的“周村木工油漆社”,始建于1964年12月,当时以生产木制品和油漆家具为主营。1975年改名为“周村木器厂”,1982年,寇祖山调任木器厂任厂长职务,当时木器厂年产值不足30万元。
上任伊始,寇祖山做了一次市场调研,他发现省内生产沙发的厂家很少。凭借敏锐的眼光和超人的胆识,寇祖山预想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必然成为家庭必备的家具,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于是,他果断从上海引进了沙发制作和手工床垫工艺,新上了沙发生产项目。同时把“周村木器厂”更名为“淄博沙发厂”,注册了“凤阳”牌商标。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淄博沙发厂门前车水马龙,伴着一辆辆满载沙发产品的汽车离去,“凤阳”牌沙发也声名远扬。1985年,寇祖山筹资250万元,从英国、意大利引进了床垫生产流水线,毅然决定生产“席梦思”弹簧床垫产品。
从1986年开始,在山东凤阳集团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凤阳”沙发产品,个体的、村办的、乡镇办的沙发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附近村庄几乎家家户户做沙发、制床垫。
尽管出现了大大小小近千家同类企业,但凤阳集团在沙发、床垫等家具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始终未被动摇。
自1984年以来,凤阳床垫、沙发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国优、国家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
面对这些荣誉和辉煌,寇祖山始终十分平静。“企业做大做强,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过硬。产品质量好、口碑好、老百姓信得过,这才是对一个企业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朴实的话语背后,透露着一股坚定的发展信念,涌动着澎湃的创业激情。
华丽的转身:家具龙头 建材骄子
“凤阳集团走过风风雨雨三十年,是否一帆风顺?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瓶颈?”采访中记者向寇祖山问道。
“辉煌背后难免暗藏危机,但机遇也往往潜藏在危机之中。”寇祖山沉吟良久,缓缓说道。
面对市场,寇祖山清醒地认识到,步入21世纪,家具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凤阳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期。是在传统的家具行业苦守,还是来一次脱胎换骨多种经营的改变?
寇祖山选择了后者。他在做好床垫、沙发家具的同时开始寻找新项目,他发现周村有个不小的彩色钢板市场,但却没有彩色钢板产品生产。经过严密的考察和论证,凤阳集团果断投入8000万元,新上了彩钢板项目。2002年2月18日,山东省第一条彩色钢板生产线开工,之后几年,凤阳又先后投资镀锌、镀锡、冷扎、彩钢等十多条生产流水线,形成了链式和规模化生产。
从此,凤阳集团完成华丽的转身,实现了家具龙头、建材骄子的计划目标。销售收入以每年5个亿的速度增长,成为集家具制造、营销物流、餐饮服务、轻钢建材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寇祖山告诉记者,2013年凤阳集团的销售收入为35亿,与2012年同期相比,年销售收入与年利润均提高10%。凤阳集团至今连续多届担任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床垫专业委员主席单位、山东省家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30年前,寇祖山带领凤阳人艰苦创业,30年后的今天,这名凤阳老将将继续带领新一代凤阳人开创新的征程。“前路漫漫,有机遇也有风险,但凤阳人不会忘记他们的奋斗,定会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相信凤阳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寇祖山对凤阳集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