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地首批自主改革创新经验之一,山东省淄博市各县区今年起开始试点“百姓大舞台”。这项来自淄博市桓台县的文化惠民全覆盖实践,近年来凭借“换位思考”“精准对接”的理念,给桓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文化红利。
要让群众记得住
桓台县“百姓大舞台”并非仅包括舞台,其代表的是当地推进文化惠民的核心理念:以百姓为中心,让百姓满意。而这一理念的不断强化,源于对过往工作的持续反思。
桓台县副县长郭凯介绍,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强文化惠民的工作力度,为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保障,而文艺演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能够最直接地让群众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乐趣。但文艺演出在基层文化发展中不断突显出覆盖面不全、文化活动组织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节目内容少,文艺演出的节目水平不够高;二是村(居)数量多,文艺演出的频率较低;三是演出模式老,很难吸引群众的参与;四是后期影响小,群众的文化记忆不深。
围绕上述问题,桓台县相关部门开始改变工作思路,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决定打造群众身边的“百姓大舞台”。其确定的基本思路是把群众请上舞台。
“我们在以往的文艺演出活动中,总会发现台前很多群众都会跟着舞台上的旋律即兴表演,表演水平也较高,我们就把‘请群众上台’作为工作的突破口,由以往的‘你演我看’变为‘你我共演’。”郭凯告诉记者,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基本实现了“办文化”和“做文化”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城乡联动、区域互动、全县齐动”的基层文化工作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小成本、唱大戏”的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城乡联动“打配合”
3月5日,桓台县唐山镇薛庙村吕剧团团长张连翠吃罢早饭,就急忙来到村里的文化大院,今天是吕剧团排练的日子。“这几年,上级文化部门来辅导的频率明显增加了。我们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在家门口向老师请教。”张连翠所说的上门辅导,其实是桓台县近年来力推的“城乡联动打配合”工作模式,即通过资源互补,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益。
广受桓台群众赞誉的“我出彩·我是桓台人”文艺人才选拔活动,2016年走进各镇、学校、企业等地,组织开展了200多场次,选拔了群众文艺明星100余人。镇村也分别组织文艺人才选拔、交流活动,这些文艺人才互动交流演出,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
同时,为推动镇村成为文化活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当地在全县推进镇村文化团队建设,所有镇(办)均建立中心文化团队,80%以上的村(居)建立文艺分队,由县文化部门业务人员和聘请的社会力量组织对其开展指导、辅导。之后再由镇办(村居)文化团队“反哺”到基层中去,充分调动了镇村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桓台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一些小细节更能生动体现出来。桓台县文化出版局局长宗树高介绍,现在桓台的惠民演出都增添了“今晚我要上舞台”环节。“在进镇入村演出当天,安排专业人员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演出地点,对文艺爱好者的节目进行编排、指导、选拔,筛选优秀节目直接参与当晚演出,让群众登台亮相。”“现场培训、以演代训”的方式,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年群众登台表演的节目达到1300余个。
“一场节目循环演”成过往
通过思路的转变,如今桓台县“百姓大舞台”已成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捷径,使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郭凯说,在政府“办文化”模式下,群众是观看者、接受者。“百姓大舞台”的开辟,使文化部门转变为细心做文化,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使群众成为表演者、传播者,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艺演出中,扩大了覆盖面。2016年,在送文化下乡演出中,群众“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式的表演节目占每场节目总数的50%以上,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他表示,以往是“一场节目循环演、场场节目演循环”,群众对文艺节目的期待指数不高,产生了审美疲劳。通过举办文艺作品写作、歌曲创作、音乐基础理论等10余期培训班,桓台县建立了一支文艺作品创作队伍,整合、编排了文艺节目20余个,通过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增加节目数量,给群众不同的节目感受。
淄博市副市长张庆盈向记者表示,文化惠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文化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淄博市各级党委政府未来将加强统筹领导,联合发改、财政、人事、编制、住建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文化惠民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文化建设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