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倒逼产业升级,淄博建陶业面临生死

摘要 以2017年6月底为时间节点,山东省淄博市建陶行业将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一方面是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环保成本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停产、限产、关停又导致企业大批客户流失。

以2017年6月底为时间节点,山东省淄博市建陶行业将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一方面是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环保成本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停产、限产、关停又导致企业大批客户流失。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多家建陶企业发现,自淄博市相继发布《关于加快主城区南部区域建陶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来,建陶行业转型升级目标逐渐清晰,但是其中涉及就业和环保压力过大、配套政策滞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向建陶行业开刀

“我不在淄博工作了,回老家自己单干。”在淄博打拼多年的卫国于去年下半年正式从淄博某建陶企业辞职,回到潍坊老家做起了瓷砖代理生意,而说起辞职原因,与淄博市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环保治污不无关系。“公司去年因为环保压力,从5条生产线降为1条生产线,而现在则直接关门了,多数员工只能被迫失业。”

类似情况,并非一家。据淄博狮子王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坤生介绍,企业去年5条生产线实际开工仅2.5条,平均每停产一天就损失30万元左右,等于去年赚的钱正好填平今年的窟窿,近两年平均每年投入环保设备资金就在1500万元~2000万元左右,完全是在拼家底。“由于生产量跟不上,现在企业已经流失了大批客户。”另外,频繁的停产、限产企业从原来近千人的用工规模,已经缩减了一半,而剩下的员工也只能从原来的月均30个工作日缩减至15个工作日,靠企业以人均三四十元/天的生活补助在支撑。

淄博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科科长贾继元说,建陶行业一直以来是淄博市的主导产业,淄博产区也是长江以北的主要基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在行业发展上统一规划做得并不好,散、乱、小、污现象严重,“去年年初开始,市委市政府对建陶做出统一规划和升级改造,对行业进行优胜劣汰。而环保和安监则作为倒逼升级的突破口。”

据贾继元介绍,淄博主要从提高环保标准、企业搬迁入园和严格执法等方面在予以倒逼企业转型。在提高环保标准方面,淄博市在《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之上,又制定比省标准更严格的市级污染物排放限值。据了解,山东省《标准》规定,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为第三时段,2020年以后按照第四时段排放标准执行,而第四时段最为严格。

《标准》显示,山东省目前执行的第三时段中,属于建材工业范围的陶瓷行业按燃料不同等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颗粒物最高排放限值规定为100~200毫克/立方米、200~400毫克/立方米、30毫克/立方米。而到2020年执行的第四时段则规定,核心控制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颗粒物最高排放限值则分别应为35、50、5毫克/立方米,50、100、10毫克/立方米,100、200、20毫克/立方米。

“淄博市从去年4月1日就开始执行自己的排污限值规定,其标准相比省第三时段要高,但低于第四阶段标准,因为一下子迈步到第四阶段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难度较大。”贾继元说,以前的排放标准是根据行业特性来单独制定,而现在是转向区域,只要企业在这片区域里从事生产经营都要执行这个标准。在搬迁入园方面,淄博市在罗村镇规划新材料产业园区,凡是搬入园区的也都要执行第四时段标准,(颗粒物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5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00毫克/立方米)园区内天然气统一供应,污染物和废弃物要集中统一处理。除张店区和淄川区内部分优质企业可以就地提升改造外,其他区县建陶企业一律关停或搬迁。“对于就地提升改造的企业,我们会综合考量企业效益、环保设备等各类因素。但即便如此,到今年6月底之前,所有在淄博的建陶企业也必须改造和搬迁完,并按照第四时段排放标准执行(颗粒物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5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00毫克/立方米)。”贾继元说。

有企业就此质疑,淄博市所制定的排污限值要比建陶重要产区之一的广东佛山还高4倍左右,比山东省《标准》规定的期限还要紧迫,步子迈得太大,企业对此难以承受。

而在严格执法方面,环保局要求所有建陶企业必须统一外立面,污染处理设备全部达标,安装24小时在线监控设备,以及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市委市政府专门提出要拿建陶行业来作为第一个开刀。虽然时间确实有点短,但痛定思痛才下此决心。”

7亿产能能否降至2亿?

事实上,此次淄博市提出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并非首次,早在2009年淄博市便公布了《淄博市建筑陶瓷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至2011年)》,并对淄博建陶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指标: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2亿平方米控制到7亿平方米以内,淘汰转移落后生产线200条、产能5亿平方米;建陶生产企业50%以上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能耗指标达到国家和省、市标准;建陶企业生产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

“实际上最后不了了之。”上述接近政府的人士说。而据记者掌握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淄博市建筑陶瓷全年累计生产746832536平方米,比2015年的751485443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0.62%。也就是说将近六七年的时间,其产能削减目标尚未完成。

而据此次公布的《方案》显示,2016年年底前就地提升改造建陶企业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搬迁入园企业开工建设,关停淘汰企业实现市场出清。2017年6月底前,所有搬迁入园企业竣工达产,而就地提升改造企业需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改造,并达到山东省第四时段排污标准。全市建陶行业建成约2亿平方米高档精品建陶产能。其中2亿平方米产能中,有1亿产能归属于搬迁入园,1亿平方米产能属于就地提升改造,张店区和临淄区在搬迁入园和提升改造中项目中分别获得2∶8的产能分配。

此外,《方案》还确定,将打造建陶产业陶瓷展示、交易、研发等5个中心,培育10大龙头企业予以政策、土地、资金等支持,到2020年,力争培育1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

但据接近政府的人士看来,《方案》规定有些不切实际。“30家企业要完成每年400亿元的主营销售,按淄博40元/平方米的高位价格计算,其产能就要达到10亿平方米/年,但政府却仅要求总产能降低到2亿平方米。而且《方案》中还明确,今年6月底前所有搬迁入园企业要实现达产,但现实却是至今土地手续还尚未齐全。”而在记者采访中也发现,对于就地提升改造企业,《方案》要求2016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但实际上部分企业仍在铺设天然气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环保倒逼产业转型过程中争议不断,行业阵痛期尚未平稳度过,但山东省环保厅日前发布了山东省大气环境质量2016年度17城市排名,淄博市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最多,可吸入颗粒物改善幅度最大,优良率改善幅度最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最大。而据《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淄博建设的意见》显示,2017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及以上天数达到55%(200天)以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65%(237天)以上,努力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的位次前移;PM2.5年均浓度努力达到全省中游水平,改善率位于全省前列。到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良好及以上天数和“蓝繁”天数均达到8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位次明显前移。

编辑:53556174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