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政务智能提效产业转型提速

摘要 作为山东工业版图上的重要一环,临淄区正以数字化改革破题、以科技创新赋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与推动产业升级的征程上,迈出坚实而迅猛的步伐。

寒意渐浓的初冬,淄博市融媒体中心“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采访小组走进临淄区,触目所及,这片土地上处处升腾着炽热的发展动能。

政务服务窗口前,“智慧起名”让企业开办告别繁琐流程;化工园区里,高端项目建设的机械声铿锵有力;医药车间内,智能生产线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山东工业版图上的重要一环,临淄区正以数字化改革破题、以科技创新赋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与推动产业升级的征程上,迈出坚实而迅猛的步伐。

政务智慧打破“起名”痛点

“以前给公司起名,绞尽脑汁想出来还不一定能用,来回要跑好几趟,太耗费时间了。”回忆起此前办理营业执照的经历,准备开办新公司的边文文记忆犹新。而如今,在临淄区政务服务中心,她的困扰被一项创新服务彻底解决。

“借助山东省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的‘智慧起名’功能,不到10分钟,新公司的名称便顺利确定,大大节省了申报时间,提高了效率。”边文文的感慨,道出了临淄区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带来的便利。

过去,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时,常因名称重复或包含禁限用词等被要求反复修改,严重影响开办效率。今年6月,临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这一痛点,创新推出商事登记AI智能辅助场景,让名称申报环节实现智能化跨越。

“申请人只需在‘一窗通’服务平台‘开办企业’模块中选择‘名称推荐(临淄)’,进入AI智能起名助手页面,选择企业类型、行政区划表述,填写行业信息并输入关键词,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规范的名称。”临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准入科科长李琪介绍,“智慧起名”应用依据相关规定,结合现有禁限用词库、名称数据库,自动查重并过滤禁限用敏感词及高风险表述,围绕市场主体喜好、行业表述、组织形式等要素,每次智能推荐6个适配名称,还可持续推荐多组直至申请人满意。

AI技术的深度赋能,让市场主体登记实现审批效率与质量双突破。截至目前,“智慧起名”服务已为1483名申请人推荐名称8898个,企业名称登记效率提升90%以上,彻底打破了传统“试错式”起名的低效流程,显著降低了起名环节的反复修改率。

这一以数字化手段解决市场主体开办痛点的实践,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地营商环境,更推动临淄区政务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智能高效模式加速转型。

深耕产业链突破“卡脖子”困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临淄区以产业链深耕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1月12日,在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泰石化)占地2562亩的化工园区内,年产35万吨苯酚丙酮装置主体设备已安装完毕,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年底即可投产。

“这是我们绿色低碳烯烃一体化系列项目中的一部分,除了苯酚丙酮,还有异丙酚、双酚A和甲苯脱甲基等高端化工装置,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通从原油炼制到高端化工的特色产业链。”鑫泰石化副总经理张志鹏介绍,单纯炼油板块的产品单一,受市场影响较大,通过深耕产业链条,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此外,我们的产品还将大量供给本地企业,实现我市乃至全省化工产业的协同发展。”张志鹏说。

作为临淄区传统化工产业转型的标杆,2024年,鑫泰石化开启第三次创业,向高端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领域全力进军。在总投资188亿元的“3+1”产业布局中,C3、C4等产业链条延伸出无限可能。

今年9月,鑫泰石化200万吨/年重油加氢项目顺利中交,这一全国首套百万吨级沸腾床装置,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突破了“卡脖子”困境,更是下游高端化工产业链中的关键补链项目。“该项目投产后,所有产品将继续进入后续装置进行产业链延伸,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最少150万吨重劣质原料加工,为化工项目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张志鹏的话语里满是对项目建成的期许。

张志鹏预计,随着新项目的全面投产,企业将实现工业产值破600亿元、综合营收破1000亿元、上缴税金超100亿元的新跨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从地方药厂到行业百强

从地方小药厂成长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都药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在齐都药业全自动立体仓库内,机器人来回穿梭,一箱箱包装好的产品被有条不紊地分类、储存、转运,智能化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我们所在的立体仓库是公司建设的第三座立体仓库,仓库面积1.3万平方米,包括15层货架,5.2万个货位,存货容量高达210万件,是医药行业单体最大的立体仓库。”齐都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建勇告诉记者,企业用现代理念与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座立体仓库的容量是传统平库的7倍,吞吐量每小时高达1.36万箱,出库效率提升55.88%,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运营效率。

科技创新是齐都药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目前,齐都药业已取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59个,44个品种61个规格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获得授权专利291项,在研产品达151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齐都药业健康产业园的规划中,年产100亿片粒口服制剂智能生产项目、年产2万吨特色原料药智慧工厂项目、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和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等布局清晰,勾勒出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

其中,年产100亿片粒口服制剂智能生产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大项目,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打破了传统单元化间歇式生产方式,采用整体工艺模块化设计,实现垂直流连续生产和智能控制,配备的全球一流压片制剂设备,让生产效率提升3.5倍,成本降低15%,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张建勇说。

重大项目建设承载着引领经济发展、稳增长强支撑增后劲、积蓄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使命。2025年,临淄区168个重点项目建设势头正劲,项目集群涵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等多个领域。

初冬的临淄,寒风里裹着的从来不是沉寂,而是藏在政务窗口的便捷里、化工园区的焊花里、医药仓库机械臂里的阵阵暖意。这些细小又扎实的瞬间,正一点点把智能提效、转型提速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随着更多智能服务落地、更多产业链延伸、更多项目扎根,这座带着工业底蕴又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会继续以坚定的脚步,把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慢慢写进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