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希征向社会公布全市幸福河湖建设情况。
全市列入河湖名录的河湖共有478条(个),其中,河流473条、湖泊5个。目前已建成淮河流域幸福河湖2条(东猪龙河桓台段、孝妇河淄川至周村段)、省级幸福河湖33条(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8个、省级效益河湖样板2个(孝妇河、马踏湖),范阳河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幸福河湖。
2024年,水利部等6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今年6月17日,《山东省总河长令(第11号)》确定自2025年起,以实施“万村千河”行动为牵引,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8月4日,淄博市配套印发第11号总河长令《淄博市落实“万村千河”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计划到2030年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幸福河湖(省级水利风景区)75条(个)以上,惠及沿线及周边1000个以上村居;因地制宜整县域、整镇域创建省级幸福河湖,推动幸福河湖建设提质扩面。
围绕目标,淄博市将重点推进四大任务,通过“巩固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三条实施路径,进一步推动幸福河湖建设走深走实。
加强河湖治理管控,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实施沂河、东猪龙河、淄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快建设现代水网,构建“两轴三区、四纵五横、七库多线”的现代水网总体格局。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及重要支流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的评估、修编和实施工作。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监管,统筹推进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水权市场化交易,严守用水总量“红线”。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落实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措施。科学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滚动编制“一河(湖)一策”。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推进重点河道水系绿化。
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河湖岸线整治,实施小清河生态廊道淄博段建设,打造高青黄河生态廊道旅游观光带。加强水污染防治,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推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推进乡村河道治理,改善村居生态环境。加强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建立健全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河湖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效益河湖建设。积极发展水经济,制定河湖生态综合价值核算办法,建立生态价值产品试点名录,探索开展河湖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的构建工作。实施文化兴水战略,加强水文化建设,拓展幸福河湖功能,建设一批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水文化特色主题公园,以“齐心‘河’力,护河有我”志愿服务品牌为引导,动员公益组织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河湖管护工作。
下一步,淄博市将以“万村千河”建设为牵引,不断把幸福河湖建设推向深入,争取形成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的幸福河湖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