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王新平:难忘的共青团生活

摘要 编者按:今年5月4日,是五四爱国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回顾中国青年百年奋斗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念早已深刻融入中国青...

编者按:

今年5月4日,是五四爱国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回顾中国青年百年奋斗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念早已深刻融入中国青年的血液中,他们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

在企业从事共青团工作多年的王新平同志曾经写下题为《难忘的共青团生活》的回忆长篇文章,该文曾在《淄博晚报》全文刊发,今天,我们转发此文,以飨读者,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烧灼的岁月。

难忘的共青团生活

作者:王新平

人过五十以后,生命总是伴随着回忆向前走的。在第四砂轮厂团委工作的那段时光,我总以为已远远地离开了它。可是我低估了它。它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已经深埋在我记忆的心田里。这段回忆如同生活中的基石和空气,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是一九七五年走上四砂团委的工作岗位的。

这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建国初期,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很大贡献,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这家企业。勤劳、诚实、豪放和纯朴的厂风,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个职工,无形中铸造着每个人坦率真诚的性格。从一个学徒工到企业的团委书记,它是一个使我的思想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地方。

1.png

王新平在沂蒙山写生

共青团的生活,既给我留下一连串美好的回忆,也有遇到挫折的艰辛。但正是在这美好与艰辛之间,使我从感性到理性上慢慢地了解了自己和风华正茂的团队以及那些朝气蓬勃的团员青年,初步感知了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和应尽的责任。

那是一段朝霞满天、歌吹遍野的岁月,一种崭新的生活在呼唤着青年们的热情。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是个倡导奋进和充满希望的年代,在经过了五十和六十年代的颠簸之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加理性和充实,共青团的工作虽然有一些灰色基调的影子,但已经使人感受到了早春的气息和金秋的喜悦。共青团组织要争做好助手,当好后备军是全市的号召。我们在企业也适时地提出,团组织要争当企业生产的突击队,每一个团员既要在工作岗位上当能手,也要在八小时之外争先进。那时,从厂团委到各车间团支部,在每月的工作计划里都有义务劳动的内容。当时,在全厂范围内,我们组织了几次影响较大的义务劳动,如组织粉刷单身楼,集中清除企业垃圾。各车间团支部也从本车间的实际出发,主动找活干、抢活干。可以说,哪里有任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共青团员的身影。

在四砂的厂南门有一个微粉泥池,里面是从微粉车间流淌出来的沉淀物,每半年必须清理一次。由于它不在企业生产的正常计划内,挖微粉泥池的任务理所当然地成为共青团经常性的工作。每到挖微泥池的时候,我们都要事先进行动员和安排,十人一组,半小时一换,一干就是一整天。沉淀的微粉泥时间一长会形成一种韧性,铁锨很难挖下去。身着蓝色工装的团员青年们在齐腰深的池子里,刚开始还可以把用力挖出的泥直接扬到池子边上,待挖到下面时,就必须把泥先装到一个盆子里,然后有人把盆子举过头顶,再由上面的人接过去把泥倒掉。每一个在池子里干的人都是灰头花脸的,浑身上下挂满了泥浆,整个场面就像一幅活动的泥塑群雕。这里没有抱怨,更没有推诿,只有青春的汗水和着微粉泥在流淌着。

2.png

王新平作品《春风得意》

当时,我也正处在一个激情似火意气风发的年龄。作为一名团的干部,既是组织者、劳动者,更是一名受感染者和被教育者。面对这种场面,任何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容。记得在当时团组织的教育中,讲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有时我也在对青年们讲这些话,实际上,无论是说的还是听的,都是处在一种懵懵懂懂的感觉之中。虽然多数人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从理论上难以说清楚,但是广大团员青年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劳动热情和忘我的精神,已经对它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大家都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

有时,我们还承担企业里一些临时性的任务。大概是在一九七八年张店区确定利用四砂学校的操场组织一次南定片的元宵灯会。厂领导问我能不能接下这个任务,并答应给四万元经费。我知道这件事涉及企业上上下下,组织难度大,还要照应周边农村的扮玩、舞龙队伍。尽管这样,我还是满口答应下来。四砂是一个老企业,文化底蕴极为丰厚,能工巧匠和各方面的人才荟萃。经他们制作的花灯形态各异,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玲珑别致,不同的思想题材,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开幕那天,几乎全厂的长幼都集中到了操场上。人海和灯海交相辉映,成为一片真情奔放、尽兴欢腾的海洋。在观灯时,扮玩和舞龙的队伍也不时地涌进来。尤其是那些舞龙的队伍更加引人注目。那些龙,色彩绚丽、形象生动,须能颤动、眼会翻滚,一个个的小伙子举着龙下面的木棒用力挥动,时左时右,忽高忽低,使飞龙在半空中上下翻腾。满场的人都在为他们的表演喝彩,大家都在用真心、真情,祈盼着来年的幸福平安。

3.png

王新平作品《竹报平安》

除了在企业的活动,我们还经常在清明和五四期间出外扫墓或春游。在大自然里,青年们就像出了笼子的小鸟,尽情展现出他们多彩鲜活的一面。当时企业团员青年比较多,一般出行都在二百人左右。记得有一年的五四青年节,我们去登泰山看日出,印象很深。在这之前,先后组织团员青年爬过淄川的马鞍山,周村的白云山,但当来到泰山脚下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山。

4.png

王新平与其作品《东岳胜揽》

只见它巍然耸立于天地之间,云雾环绕在它的半山腰路上有许多老树、碑刻,鸟声、虫声和松涛的喧哗声交相喧闻。置身于这样的景致中,青年们显得异常兴奋。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容青年的一句话,“他们面色红润,大自然仿佛用了过度的葡萄酒水来温暖他们的血液。”我们在行进中尽情地说着、笑着、唱着,空气中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整个队伍宛如一条欢乐的长龙。在爬山过程中,大家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身体强的主动帮助体质弱的,有的男同志也主动帮助女同志去拎东西。在这里,青年男女之间的那种羞涩和顾虑也不见了,内心那丰富的感情世界在欢声笑语中得以张扬。大约用了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登高一望,眼界豁然开朗,千峰万壑尽收眼底,眼前的景物在翻滚的白雾中时隐时现,显得更加辽阔神奇。那时的青年们高兴极了,有的禁不住大声地喊起来,声音在山谷中阵阵回响。那一张张挂满汗水的笑脸,与泰山的层峦叠嶂和蓝天阳光构成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

5.png

王新平作品《奇峰峻岭》

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令我们目不暇接。在岱庙里,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好像仍然在山间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犹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在十八盘上,李白、杜甫历代文人“笑拍红崖咏新作”,墨意未尽,豪风犹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禅仪式余韵悠远。我们还看到,泰山上松柏很多,溪泉也多,显得既庄严、巍峨、葱郁,又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漫山云雾则使它们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古松与巨石相互衬托,云烟与水帘彼此辉映,整个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次日清晨,我们就早早动身出门,一个个穿着山上发的军大衣,伫立在五月那寒冷和温暖交加的天气里,等待日出。我们看到,太阳的出现是那样的庄重而威严。它透过四射的光线,从东方蜿蜒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它用金黄色的双手,抚摸着层层的山峦和树林,抚摸着每一枝花朵和蓓蕾,也抚摸着在场的每一个青年。我们都被融化在温暖的怀抱里。

6.png

王新平作品《翠峦叠峰》

开会对共青团来说是经常的。当时我们也像党组织那样有“三会一课”。一年之中有些会是必须要开的。几年一届的代表大会,每年一次的工作总结表彰会,也有以大会的形式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的团课。当时经常讲这一句话:“人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只能靠灌输、靠教育。”团课就是当时对团员青年教育的基本形式。所以,那时上团课比较频繁,全厂每季度一次,各团支部每月一次。团课的内容既有理想信念方面的政治大道理,也有一些如何做人处事的常识性内容。如“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了解一点世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别人付出的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缺乏新意的语言,却是当年经常挂在我们嘴边上的。

团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我们还会请一些先进模范人物来现身说教。那个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感动。只要大家说这个人了不起,立刻就肃然起敬。那时对什么都很盲目,对什么都能产生莫名其妙的敬意感。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也有他们崇拜的生活和崇拜的世界,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偶像。

当然,确实有很多的人和事是值得我们感动和崇拜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邀请了一位老红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刚开始大家似乎并未感觉到什么。这位老红军上台坐下后,慢慢地弯下腰,挽起了自己的裤腿,裸露出的竟是两条假腿!只见他麻利地把自己的两条假腿卸下来,双手一合,然后“啪嗒”一声,把假腿拍在了旁边的桌子上,当时,给我的感觉他放的不是假腿而是两把冲锋枪,瓦蓝色的枪口正在对着某个地方。只见他嘴角微微抽动,眼睛直盯着大家。顿时,初显纷乱的会场静下来。我们都瞪着眼吃惊地面对着这个没有双腿但目光炯炯的老人。过了一会,这位老前辈开口了。他讲了怎样在敌人的炮火下,让敌人的碉堡上了天,也讲了他怎样在夜间去侦察而不幸踩中了敌人的地雷,还讲了在他脑海里永远铭记着他的战友那最后的微笑。老前辈嗓音沙哑、声泪俱下,悲壮深情的声音在整个礼堂内回响,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整个场内泣声一片。我在最后致语时,由于哽咽话不成句,甚至感觉自己的两条腿都是多余的了。

7.png

王新平作品《百骏神威》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需的。

正是这些教育,才使得我们逐渐懂得了“今天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看似浅显又意味深长的道理。对比英模,我往往有无地自容的感觉。他们心宽似海,志高于天,受尽艰辛,无怨无悔,他们用实际行动实践并印证着自己的信仰与向往。在他们身上,始终蕴藏着常人所没有的永不衰竭的生命火焰。

市里对企业的团干部很关心也经常组织我们开会、听报告,也有计划地送我们到省市团训班学习。记得是在七六年,我随市里七名团干部一起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省团校学习,时间三个月。这里是团干部学习成长的摇篮,它不仅是庄严的、有思想的,也是浪漫的和轻松的。青春以它自有的方式在这里运行不息。相比企业,校园里更多的是涌动着对做好青年工作的思考。白天的学习很紧张,课程排的很满。由于那时学习没有资料,只能靠自己边听边记。几节课下来,记笔记的手又酸又麻。学校的教师授课很认真,从共青团工作是一门科学讲到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知识使我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原来脑子里的那些认识更系统更清晰了。晚间,我们的身影会时常出现在校内的柳荫小路上,使紧张的学习生活平添了几分诗意的情趣。常记得同学们在月下花前的一次次相聚,人生、友谊、理想和爱好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班里有几个同学很有才华,填词作诗经常脱口而出,对天下大事也知道很多,与他们在一起,使我经常有仰望之感。在团校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晚上,团省委的一位部长约见了我们从四个班选出的八个人,要求每人在当晚写一篇文章,次日清晨交卷。没想到我连夜赶写的一篇《团的工作要讲内容不能单求形式》的文章得到了这位部长的重视。后来这篇文章在文革后第一次有稿费的《山东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二天,团省委领导找我谈话,至今我还记得是怎样婉言谢绝了他提出要我留在团省委办公室工作的建议,那位部长湿绵的表情和同学们不理解的眼神,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

8.png

王新平作品《祖孙》

没有留在团省委,从内心讲,除了家中的母亲需要照顾外,我真是离不开四砂这个企业和那些团员青年们。

青年工作是有吸引力的。我留恋团的组织,也离不开团组织的一次次活动。每次出发在外,总不踏实。只有回到团员青年中间,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容,内心才真正感到快乐。企业领导的亲情问候,团员青年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激情,都使我终生难忘。在集体活动中团员青年们都自觉去做好事,像打扫卫生、打开水这些事,都抢着去干,唯恐落在别人后面。厂外组织活动时,大家都能把自己在家中精心准备的饭菜与大家共同分享,正是这些大量的、经常的和细小的事,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我。它使我懂得,当好人就要做好事,就要做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包括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财富。

9.png

王新平作品《天行健》

企业青年工作是难忘的,有很多有趣的回忆。我记得,当时帮助大龄青年找对象是团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我曾与一个大龄青年在夜里骑着自行车从南定到张店的新华医疗器械厂来相对象。这个青年我已帮助他几次,但屡相不中。由于他没有父母姊妹,无人照管,朋友又少,自己也不注意修饰。有几次相对象,为使其体面一些,我都把自已的衬衣和鞋换给他。看得出来,那天晚上他对我很感激,自已也有信心。为了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我与企业的团委书记高晓峰沿着张店的马路转了近两个小时。当在返回的路上我高兴地问这位青年怎么样时,他的话令我出乎意料,“你们都到哪里去了?见面不到五分钟,俩人就觉得没啥可说的了。”这时我才注意到他那满脸沮丧的表情。还有一次,机械局团委组织企业团干部去济南省团校听课,委托我带队。课余时间,我们集体到大明湖划船。为了安全,我按人数安排每个船上两女一男互相照顾,定好时间,按时靠岸。当我负责的船快划到湖心时,只听“扑通”一声同船的一名女干部不知怎么一下子掉到水里,引得同船和周围船上的人大喊救人。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就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当我费了很大力气把她推上船,还喘息未定时,她的话也同样令我出乎意料,“你其实不用下去,我是会游泳的。”实际上,我的游泳技术一般,在湖水里要把一个人推上一条小船并不容易,因此我还喝了几口水。时至今日,这件事仍然是机械系统老团干们酒桌上的谈资笑料,我也感到趣味无穷。

人的进步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只要我们有一个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目标,有一颗当好人的心,我们每天平凡的日子就会汇成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这一信念,是近十余年企业共青团生活所给予我的,也是我今后将永远坚持的。

(为五四青年节纪念日而作)

10.png

作者简介:

王新平,字开原,号“衔草斋主”,1953年11月生于山东淄博,历任淄博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市经贸委副主任,市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政协常委。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工作室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孙其峰工作室、王乘工作室画家,中国美协培训中心特聘画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自幼养性书画,寄情山水,在北京参加过多人联合画展;在家乡淄博,先后举办过“献给母亲节的礼物”和“恋马情 幸福梦”的个人画展。多年来善于思考,勤于写作,多次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书画作品,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深入浅出,长篇抒情散文《母亲》拍成电视散文,获山东省牡丹奖,长篇抒情散文《中华之光 淄博三宝》获得世界记录协会颁发的《世界最长的抒情散文证书》,长篇抒情散文诗《三宝传奇 盛世之歌》获得由世界记录协会颁发的《世界最长的抒情散文诗证书》。

11.png

王新平作品《古韵》

编辑:101978509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