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一座城的“民生”壮志

摘要 日前,博山区镇村三级民生实事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全区共策划实施区镇村三级民生实事1487件,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1468件,完工率98.7%。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民生”便是它的根,只有根扎得很深、很牢,树干才会又粗又壮。

这一年,博山区将“根深叶茂”直观地反映在数据上。日前,博山区镇村三级民生实事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全区共策划实施区镇村三级民生实事1487件,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1468件,完工率98.7%。

数字的背后,有居家适老化改造带来的感动,有公园城镇新形象呈现的惊喜,也有村庄创新自愿认领绿化管护模式的期许。

其实,很多关注博山的人已然觉察,这一年,挂在当地百姓嘴边的烦心事越来越少,藏于百姓心底的开心事越来越多,博山正在用事实和数据努力将民众心里的“不如意”变为“满意”。

有人会问,在老工业城市转型的特殊时期,在各项维护资金投入难的背景下,这座小山城何以“攻克”大民生?日前,记者通过实地调研,以期寻找答案。

区级项目,放眼“整个棋盘”

‌‌民生实事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政府部门的民生情怀‌。它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体现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对生活在博山的40余万百姓而言,所触及的不仅是城市的变迁、环境的改善,还有生活的便利、服务的提升。

变化,从‌鸡毛蒜皮到‌柴米油盐,几乎渗透于生活的每处细节。

“嘀嘀嘀……”10月7日,博山12349居家信息服务中心智能设备平台求助电话响了起来,智慧大屏幕上立刻弹出来电信息:源泉镇岱庄北村王大爷出现胸闷、气短身体不适症状,需要护理人员上门。

11

博山区居家适老化改造

中心马上通知岱庄北村委派护理人员赶赴王大爷家中处置,经初步检查,护理人员及时排解了老人的担忧。

说起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好,王大爷深有感触地说:“眼下,家里安装的紧急呼叫器、门禁传感器等各类智能设备,已全部接入智慧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不仅能对我和老伴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实时监测,还有定期上门提供助洁、助餐、助医等服务,便民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让人感觉十分舒心。”

在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中,同样惹人注目的,还有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量质齐升。

2024年以来,博山区1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通过省级评估定级,完成30处综合型便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13处“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处城市书房、2处文化驿站建设、提升,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博山区共组织区、镇、村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200万余人次。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博山区还开展送文化进基层公益培训200余场,累计培训6000余人;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创排群众性小戏小剧2部,小戏小剧进村社区、景区、营队展演20余场。

源泉镇北崮山村村民焦玉军告诉记者,不久前,他的家乡幸运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并在国庆节前刚刚组织村民举办了村晚演出,“要说文化惠民的变化,一是形式越来越多样,二是内容越来越有看头,这是与此前最大的区别。”

22

源泉镇北崮山村“四季村晚”

这些,其实只是博山26件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的“冰山一角”。

2024年以来,博山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开工率100%,涉及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供水、供电、供暖等重点民生领域。各有关部门通过积极克服资金、工期等困难,努力补齐多项民生短板。

镇级项目,聚焦“所需所盼”

镇域往往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中地,镇域民生工程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0月8日,在博山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开具检测单后,患者就可以进入“方舱”CT室做检查,最快30分钟,便可通过云平台拿到来自淄博市第一医院专家的详细报告。

问及就诊体验,心直口快的朱家庄南村村民郑大爷并不讳言,他说:“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查CT,以后再也不用去城区来回折腾了。”

33

博山镇中心卫生院的CT室

博山镇位于博山区最南部,在没有这处“方舱”CT室之前,来就诊的镇上居民和企业职工想要拍CT,要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前往城区医院,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大半天。

经多方协调努力,2024年1月,博山镇中心卫生院的CT室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经做了近2000例检查。

光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还不行,还必须有高水平的专家出具诊断报告。为了实现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卫生院与淄博市第一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联系,病人的CT图像能够通过云平台远程传输给市级专家进行诊断,并快速出具CT报告单。

这是博山镇通过民情恳谈会收集的“就医难”问题,从而确定的一件镇级民生实事。而“民情恳谈会”,正是当地创新探索搜集民生实事的一种有效方式。

如果说,医疗设施水平的提升是确保镇域居民身心健康的“外力”,那么良好的居住环境,则是让群众延年益寿的“内功”。

2024年以来,白塔镇将镇域公园城市建设项目作为民生实事的“头等大事”,通过打造公园城镇新形象,丰富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活动场所。

44

白塔镇镇域公园城市建设项目

实地调研记者发现,眼下,依托孝妇河生态修复工程,白塔镇已建设了赵庄动力乐园、永安智慧游园、石沟河带状公园、沙沟河生态郊野公园、白塔外环带状公园等,新增绿化约40万平方米。通过打造“一村一景”村级公园风貌,使当地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当地的工业一路。通过换填土方、栽植30余种景观树木及地表植被、砌筑花坛石、摆放景观石与孝妇河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公路沿线现已形成带状布局、构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实现新增绿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

采访中,白塔镇西阿村村民刘永彬还拽上记者,一同参观了位于家门口的西阿塘坝公园,他说:“这个公园是我们当地人的‘福地’,附近村民闲暇时总会过来转转。眼下公园已启动三期建设,你看这新修的环湖路和修复后的老桥,是不是既怀旧,又现代?”

2024年以来,128件镇级民生实事项目的策划实施,给博山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项目涵盖了人居环境提升、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游园广场建设、义诊义演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上述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96.1%,落实工作仍在快马加鞭。

村级项目,紧盯“身边小事”

村级民生工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不仅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载体”,更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源泉”‌。

10月9日,记者走进八陡镇大黑山后村,所遇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笑容一同绽放的,还有沿街绿化花池内的月季。

2024年以来,大黑山后村聚力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突破,以更高标准提升村容村貌品质成效,投资50余万元打造“蔷薇·月季小巷”,新建沿街绿化花池4000余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5万余株,极大改善了全村整体景观面貌。

为推动实现全村环境清理、绿化管护常态长效长治,村“两委”选派支持村级工作、责任心强的三位村民成立“一家亲”义务劳动服务队,负责组织发动全体村民参加绿化管护义务劳动。

“没想到的是,面对义务劳动,大家伙的积极性会如此之高。”服务队队长黄向城说,经过个别带头、全村发动,目前自愿认领报名人数达156人,全村范围内绿化花池、环山路两侧绿化、月季公园区域绿化等现已全部覆盖认领完毕。

55

八陡镇大黑山后村村庄绿化项目

为了将自愿认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认领绿化长效整治效果,村“两委”还研究制定了绿化带管护评分标准,进一步明确管护要求,并与“一网三联”积分奖励兑换挂钩。通过定期开展认领区域管护评比活动,村民认领管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八陡镇大黑山后村“绿化管护义务劳动”的探索,带来了村庄“换脸”的可喜局面,而在域城镇荫柳村,一处“追思厅”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则让记者看到了当地落实移风易俗工作的“新见地”。

10月10日,走进荫柳村依托原村内学校校舍整理修葺建成的追思厅,简朴的装修下配备了厨房用具及桌椅,足可容纳40余人参与追思。近年来,域城镇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打造环保村级集中治丧场景,推行文明治丧移风易俗工作改革,引导村民由“厚养薄葬”向“厚养礼葬”转变。

目前,除了荫柳村,当地还有多个村庄已启动移风易俗公益性追思场所建设,旨在提供免费操办丧事场所,引导村民形成绿色、生态、环保、文明的殡葬新风尚。荫柳村党总支书记孙宝国对记者说:“好习俗需逐渐养成,目前来看,追思厅的利用率、实用性及村民认可度很高,有效推进了村内白事简办。”

对于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许多博山村庄而言,曾经隐而不觉的习惯重新袭来,陌生又亲切的感觉让世代在此生活的百姓觉得时间与经历似乎有了新的意义。而这些变化,同样反映在数据上。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以来,博山区共策划实施村级民生实事项目1333件,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99.5%,如此亮眼成绩单,令人欣慰。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眼下,博山区的党员干部正将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以深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民生福祉在不懈奋斗中绽放光彩。

记者所走访的上述与“民生实事”相关的点,虽仅“惊鸿一瞥”,瞥见的却是博山民生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段。这其中,不仅有博山的迫切,更有博山的决心。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