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齐文化滋养了孔子的思想

摘要 孔子为什么会到临淄?在临淄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哪些作用?他与齐国又有哪些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临淄区齐都镇有一个叫韶院的村子,村子里有一通石碑,上面写着“孔子闻韶处”。这个今天看起来很普通的村子,因2500多年前孔子在这里欣赏韶乐而平添了几分厚重的文化底色。孔子为什么会到临淄?在临淄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哪些作用?他与齐国又有哪些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35岁来到齐国

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鲁昭公被国内三大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赶出了鲁国,流亡到齐国。为避内乱,一直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这年孔子35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

此时的齐国正值齐景公时期,也是大政治家晏婴活跃的时代,国家安定而强盛。孔子怀揣一颗渴望施展才华的心,希望能在齐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抵达齐都临淄后,孔子投奔了齐国上卿高昭子,还拜访了许多朝中大臣,希望通过他们引荐,获得齐景公赏识。孔子唯独没去拜会的是当时的相国晏婴。他的学生子路不解地问:“老师,您去拜见那么多人,为何偏偏不去拜访晏婴呢?”孔子回答说:“晏婴先后辅佐三位国君,足以说明他有三心,是个不讲原则的人,我不愿意与那些处事圆滑的人交往。”孔子的这番话,虽然对晏婴有误解,却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原则的坚守。

孔子的话最终还是传到了晏婴耳中。晏婴只是淡淡一笑,回应道:“用三心去辅佐一个国君,确实是圆滑之人,但我却是一心一意去辅佐三位国君。”晏婴的这番话,不仅展现了他的大度和智慧,也让孔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带领学生虚心拜访了晏婴。晏婴以礼相待,展现了自己的宽容与大度。

不久后,高昭子将孔子引荐给了齐景公。齐景公对孔子的治国之道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齐景公深感赞同,认为如果没有君臣秩序,国家就乱套了。齐景公准备赐给孔子封地,要重用他。

当齐景公向相国晏婴征求意见时,晏婴认为孔子的那套繁文缛节不适合齐国。齐景公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头。

尽管没被重用,孔子并没气馁,他更加虚心地向齐国君臣学习。晏婴一件狐皮袍子穿三十年的俭朴作风,以及他对人礼貌、宽容的品格,都给孔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孔子在齐国住了三年,这不仅是孔子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他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这段经历无疑为孔子后来创立的儒家思想提供了丰富营养。

■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在那个重视礼乐的年代,他的艺术修养却在齐国得到了一次深刻升华。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昭子引领孔子目睹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宫廷乐舞——《韶》。那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所,磬、琴、瑟、竽、箫、编钟等乐器陈列其中,当乐师一声令下,乐声随之响起,钟磬清脆悦耳,琴瑟宛转悠扬,歌女们翩翩起舞,歌声清越,动人心弦。

随着鼓声的加入,笙、箫、管、磬等乐器齐鸣,舞女们头戴七色羽毛,身着薄如蝉翼的彩衣,手持翎毛随着节拍起舞,如同百鸟朝凤。接着,参加舞蹈的男士们扮作百兽,身着绚丽多彩的服装,踏歌而舞,欢快地舒展跳跃。最后,伴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一只美丽的凤凰自远处飞来,将演出推向高潮。演奏厅内琴瑟和鸣,金声玉振,营造出一个天地和谐、万物生发的神话境界。

孔子听得如痴如醉,忘却了身在何处,他随着音乐的节拍也跳起了舞蹈,嘴里喃喃自语:“真是太完美了,想不到韶乐到了如此完美的境界。”《韶》所反映的和谐的“仁政”内容与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谋而合,他评价《韶》“尽善尽美”,既有很高的艺术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

孔子虚心跟齐国乐师学习《韶》中的歌曲和舞蹈,天天勤学苦练,达到了痴迷的境地。时间悄然流逝,三个月过去了,孔子还完全沉浸在《韶》的优美旋律中,连吃肉都觉不出味道。他的弟子们后来记载了这一情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关于孔子闻韶的具体地点,1920年编修的《临淄县志》有这样的记载:相传清嘉庆时,临淄县城东北枣园村掘土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迹湮没无传,故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

孔子在齐国闻韶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修养,更深化了他的思想内涵。这段经历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宝贵记忆,也为后世留下了关于艺术与思想交融的佳话。

■孔子之“仁”与齐文化有关

孔子在齐国期间,他的好学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齐景公虽然未重用孔子,却也意识到如果孔子回到鲁国并掌握实权,必将增强鲁国的实力,进而威胁到齐国。后来的事实证明,齐景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公元前500年,也就是孔子担任鲁国司寇的第二年,齐景公与鲁定公举行夹谷(今山东莱芜一带)会盟,齐国的真正目的是在这次会盟中迫使鲁国屈服。鲁定公同意赴会。孔子作为司寇兼办外交事务,他向鲁定公建议:“我听说外交场合必须有军事准备,战争场合必须有外交配合。这次会盟,请咱们指挥军事的左右司马也去吧。”鲁定公同意了孔子的建议。

会盟当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预先筑好的土台上会见,晏婴作为齐景公的助理出席。会见时,双方依照礼节见面并献酒。突然,齐国提议表演地方歌舞,歌舞期间舞刀动棒,有些劲爆,颇有“项庄舞剑”的意思。孔子意识到齐国有阴谋,立即上前制止。他大声质问:“我们两国国君正在庄严地会见,野蛮的歌舞为何出现在这里?”齐景公尴尬地摆了摆手,齐国的歌舞队退了下去。

不久,齐国再次提议演奏宫廷音乐,演奏中间同样有些混乱。孔子再次上前大声制止。他的严正态度和事先准备的武力,让齐景公意识到鲁定公不是可以轻易屈服的,于是匆匆结束了会盟,退还了之前侵占的鲁国城池。孔子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这一年他52岁。

孔子的言行大多记载在《论语》一书中。《论语》中孔子四次提到管仲,其中有三次评价是正面的。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减少了列国纷争,避免了生灵涂炭,保护了中原文明,这是“大仁”,管仲的仁政是千秋万代的楷模。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仁”,可见,齐文化对孔子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