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坚持开拓创新,保障教育民生

摘要 5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新闻媒体对第一批次被评议的6个部门进行集中采访,首站来到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以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市人大专项评议的三个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根据《淄博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评议工作方案》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对每个评议部门选择确定了2-3个突出问题作为年度整改重点。5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新闻媒体对第一批次被评议的6个部门进行集中采访,首站来到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以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市人大专项评议的三个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我们将以人大专项评议为契机,全力将教育民生工程办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品质工程。”作为首批被市人大评议的六部门之一,孙英涛表示,市教育局在基础教育、课后服务和体育场馆开放等重点方面,研究制定务实管用举措,聚力提升问题整改实效。

在淄博重庆路中学项目施工现场,交舞的吊臂和滚动的车轮见证着“淄博速度”;下班后,家长从容的来到校门口接回结束课后服务的孩子;夜幕下的中小学操场,在远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的映衬下显得更有生气,三五结伴的周边居民各自进行着体育锻炼。一项项教育民生实事的逐步落实,提高的是淄博居民的教育幸福指数。

加速开拓的步伐 基础教育资源稳步优化提升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室主任杜春胜告诉记者,本次人大专项工作评议中,市教育局重点整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加快教育资源提质增容工程的问题”。为有效改善基础教育上城镇“挤”、农村“弱”的问题,以及学校服务半径、城市功能区调整已经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市教育局积极缓解优质教育供需矛盾,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正加快实施。

在淄博西部主城区重庆路和盛湖路交会处重庆路中学的施工现场,吊车和混凝土车正在紧张作业,运送绿植的卡车穿梭其中,地面也因为压路机而震颤不止。

“校内各单体建筑都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现在正在进行室外配套与室内装修的工作,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的追赶进度,合理安排各种工序,能够保证9月份完成正常的招生工作。”重庆路中学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邢加涛在项目施工现场介绍最新的施工进度,根据目前的规划,重庆路中学设计规模为48个班,可容纳在校生2400人。

除了正在加紧施工的重庆路中学之外,今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22所、幼儿园53所。目前,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已开工16所,其中完工10所;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已开工50处,其中完工22处。

“随着‘二胎’入学高峰的到来和城市居民10-15分钟的生活圈规划,中小学、幼儿园的新改扩建工程将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孙英涛说,接下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提高居民教育幸福指数。

同时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提升的正在稳步推进,市教育局将根据动态学位缺口测算,分年度落实建设计划,进一步解决“大校”问题,加快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目前,淄博全市已经实现了56人以上大班额、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任务、控辍保学任务三个“清零”,被教育部确定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打造快乐的时光 小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

杜春胜表示,在人大专项评议期间,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放学后孩子去哪儿的“难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家长,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时间差形成的“空档期”让很多家庭要牺牲其中一个家长的工作时间。

小学生课后服务作为市人大评议落实整改和群众关切的年度重点问题,市教育局在4月8日和26日,分别召开了全面推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新闻发布会和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进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要求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17:30,因校制宜确定服务内容和形式,探索“学校+家委会”“学校+志愿者”“学校+第三方”等方式提供服务,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目前,全市353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提供率达100%,接受课后延时服务的小学生数达124744人,实现了全覆盖、零拒绝。”孙英涛介绍,在落实小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的保障方面,要求各区县做到安排到位、保障措施到位与管理到位。财政足额划拨课后服务经费;教职工在参与课后服务给予收入奖补,将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教职工工作评价考核;科学统筹调度,对老师工作进行合理分工等。

学校课后服务时间有效对接了家长下班时间,拓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校完成部分或全部作业,无疑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因为不可能在学生放学时间完成工作,家中也没有老人帮忙,接送孩子成了家庭的大难题。如今有了课后服务,一方面是自己再也不会着急下班接孩子,另一方面孩子在学校有自主作业和素质课程,给家长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保障运动的空间 校园体育场馆开放加力推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区居民生活密集,体育健身场馆资源的紧缺,满足不了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教学属性和社会健身要求不匹配,存在向社会提供服务不足等问题。针对这项市人大常委会确定市教育局年度整改的第三个问题,市教育局以整改促工作,对全市中小学存量体育场馆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升开放标准,逐步实现了全面开放。

4月21日起,淄博市355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向社会全面开放。

4月26日,召开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专题调度会,强化过程性管理和监督检查。

目前,全市已有302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如期开放。计划6月30日前,剩余53所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面开放到位。

本着“应开尽开”原则,全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孙英涛表示,对于很多家长关心的学校体育场所开放后,校园文明维护和校园安全的问题,我们也在和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后续管理机制。

“目前居民第一次到校锻炼已经可以刷身份证进行验证登记,在签署文明开放公约之后再次到校锻炼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校园。”张店区祥瑞园小学相关负责人张刚向记者介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入园流程。

“您已进入非开放区域,请立即离开!”校园内电子围栏的自动报警能够及时提醒误入教学区的市民。通过区财政的支持,目前安装的电子围栏系统可以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校园内织起了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配合校内配置的机动安保力量,保障校内体育场馆安全、有序、高质量向社会开放。

孙英涛表示,在体育场馆开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设施设备维护、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教学优先、安全为重”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督查,硬件设施和制度管理建设进一步健全,宣传推广文明健身,建立黑名单等措施,保障师生、学校和群众健身安全,真正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好。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市教育局将以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聚焦群众需求,锚定教育质量,把改善、提升教育水平作为本分,诚心诚意服务、积极主动服务、精准有效服务,为淄博转型发展、加速崛起提供更为强劲的教育支撑。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力峰 李杰 巨荣俊 张灿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