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甘肃白银景泰县黄河石林举办100公里山地越野赛,172名越野选手参加角逐。同一天,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可能有几十场城市马拉松或越野赛举行。笔者也在这一天参加了南京郊区的一场山地越野赛。然而令人悲痛的是,黄河石林的超级越野赛发生包括全国超马冠军梁晶在内的21人遇难的悲惨事件,着实令人悲痛不已。从目前获知的各种消息来看,造成此次惨剧的最主要原因固然是意外的天气突变,大风、冰雹和大雨导致气温剧降,使许多参赛选手因失温而失去生命,但赛事主办方赛前的组织规划欠周全(如未将冲锋衣列为强制装备)和天气突变后的应急预案不足、救援不及时、参赛选手自身对当地天气降温的估计不足等也是酿成惨剧的重要原因。
近10年来,随着国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健康理念的转变,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越来越多,而各地方出于刺激地方经济、满足群众运动需求、提高城市知名度等目的,也有动机举办各种马拉松赛事。目前全国每年的各种马拉松比赛据估计超过千场,许多著名比赛一票难求,需要通过抽签来获得参赛名额。这些比赛,有的是地方政府组织,有的是一些民间的跑步协会组织。城市马拉松和公路马拉松一般是前者组织的多,各种越野马拉松一般是跑步协会组织的多。但是这些比赛的主办方在组织协调能力、举办赛事的主导理念和赛事专业化服务水平方面参差不齐,比赛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笔者参加过山东某地级市组织的公路马拉松赛,那场比赛就出现过因协调不畅,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不让补给车通过,造成参赛运动员相当长时间内在比赛中途25公里左右的几个补给点无法及时补充水和饮料。有的地方为了节省成本,只在补给点提供纯净水,不提供运动饮料(跑步选手大量出汗失去盐分,只补充水分而不补充盐分会导致选手体内电解质紊乱进而造成抽筋、脱水等症状)。有的地方政府出于提高城市知名度等目的,花大价钱请国外马拉松选手参赛,背离体育运动大众化的宗旨。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如果组织赛事,就必须在服务细节、赛事物资供应、应急措施上做好预案,以提高服务水平,防止惨剧发生。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官方组织未必比民间跑步组织举办的赛事服务专业化水平更高。许多民间跑步组织一般都由经验丰富的跑者成立,他们常年举办赛事,一般在不影响交通的山地、沙漠等地方举办,组织经验丰富,而有的地方政府的赛事组织经验不足,对马拉松运动本身缺少了解,又存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问题,因此服务上难免顾此失彼。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省事,将赛事策划和组织事务外包给一些公司。如果这些公司本身举办赛事的经验少,再加上过度节约成本等因素,就可能导致服务大幅缩水乃至危及参赛选手生命的事件发生。因此,地方政府要提高越野赛或路跑赛的服务和应急救援水平,就必须与经验丰富的跑步组织合作,至少也要咨询经验丰富的参赛选手以了解比赛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关于如何组织比赛、如何布置急救队伍、如何避免各种意外情况,有大量文章可供查阅,此处不再赘述。
笔者是马拉松爱好者,2010年开始跑步,2011年开始跑马拉松,马拉松成绩中等偏上,越野马拉松赛以中短程为主,未参加过50公里以上的越野赛。自参加马拉松比赛以来,在国内外参加过六七十场公路马拉松和越野赛。去年12月在北京西山参加一个小型越野赛时,由于对天气情况估计不足,穿的和携带的衣服都太薄,在山顶遭遇七八级大风和零下十几度的低温,身体几近失温,幸好收容车就停在山顶公路边,遂果断弃赛。对于跑者而言,越野赛的风险比路跑大很多,主要包括地形复杂容易受伤、迷路、野兽出没、高温或低温、天气突变、补给不足、失温和脱水等等,其中失温对生命的威胁最直接,也最迅速。对于参赛者而言,总是希望能跑完比赛,对于顶级跑者而言又往往面临着创造PB(个人最好成绩)、奖金和名次等诱惑,退赛是个艰难的决定。然而,有时当事人的一念之差就是生死两隔,即使经验丰富的越野跑者也需要在每次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保暖衣服、救生用品等,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或身体不适,需要当机立断退出比赛。选手突发意外或退出比赛后能否得到及时救助则成为生死攸关的环节,而此时他们的生与死就要看主办方的救援水平了。(作者:马得勇,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