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看似精致飘逸的国画作品,凑近细看,竟有凹凸立体之感,“这不是国画,这是我的绣品”。从事刺绣40余年,面对来者的疑惑,徐秀玲总要解释上几句。与一般的绣品不同,徐秀玲手下的作品似乎更加传神、立体,“这些绣品里的一种重要材料,就是我们的头发”。
作为鲁绣的一种,发丝绣因其独特的技艺和表现力,已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遗传人的徐秀玲,在创作之余,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到它,将这门已经存在千年的技艺传承下去。
发丝做线,一天只绣硬币大小
徐秀玲是地道的济南人,今年60岁的她,从事刺绣工作已有40余年。几十年与针线为伍的生活,如今回想起初次接触刺绣的场景,她感叹一切都是缘分使然。
“和很多非遗传人不一样,我学刺绣没什么家学渊源,也没那么多的故事。”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17岁的徐秀玲刚从学校毕业,和那个时代大部分人一样,选择进入工厂做工,那时分配她去的,正是济南刺绣厂。“就是从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刺绣”。
初入刺绣厂的日子,徐秀玲学习的是机器绣,两年多后,她和其余100多个业务能力突出的同事,被调整去学习手绣,自此与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是国家分配工作,但我挺幸运,接触了之后,确实对这个有兴趣。”就这样,刺绣成了她这辈子放不下的事业,即使在刺绣厂停产之后,面对同事们的纷纷转行,只有徐秀玲坚持了下来。
“发丝绣就是在厂里工作时,跟着一位老师傅学的。”在徐秀玲几十年的刺绣生涯里,发丝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顾名思义,就是以头发和丝线入绣,对于刺绣者有着很高的技艺要求。不仅刺绣用的头发需要经过特殊的工艺进行染色,就连丝线也要求极高,“一股丝线要分成1/24使用,特别注重细节的地方,甚至要分成1/32,手上用劲要匀称,稍有不慎就会把线扯断”。
徐秀玲说,往往十几针下去,绣面上肉眼看去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进展,往往端坐一日,几小时的针线飞舞,最后也只得硬币大小的一块图样,“小作品绣几个月很正常,大作品就要用年计算了”。
传承千年,要将老手艺发扬光大
如今,徐秀玲也记不清自己手下已绣成了多少幅绣品,可要说令她印象最深的,当属那幅《鹊华秋色图》。作为济南人,鹊山、华山的景色在徐秀玲心中一直有着重要的意义,用刺绣的技艺重现《鹊华秋色图》,也是她心中多年的愿望,“而且用发丝绣的技法,与普通鲁绣比,绣出来的图样会更加立体,还会有哑光的效果,能更好地展现国画的水墨韵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耗时两年半的时间,徐秀玲终于用她手下的针线重现了鹊华秋色的美景,这也是她所有作品中耗时最长的一幅,2010年,她也是凭着这幅作品,获得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得奖后,有不少人联系我想买走这幅作品收藏,我都没舍得”。
离开刺绣厂的日子,为了生活,徐秀玲也经营了自己的刺绣工作室,如今年过六十,眼看着儿女渐渐独立,生活也安逸顺遂,她更想静下来,回归刺绣本身。“以前的时候,常常静不下心来,时不时就有人上门,一分心,手下的活就干不好了。”徐秀玲说,自己现在也上了年纪,眼神越发不如从前,再也不能像年轻时一样在绣品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想趁着这几年身体还行,再出几件好作品”。
只是现在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这门手艺的归宿,“不算别的,只说发丝绣,从现存发现南宋最早的作品算起,到现在也有千年时间了。”好在近些年来随着大家对这些老技艺越发重视,她对传承这事也越来越有信心,“咱们非遗保护中心牵头,每年都会举办培训班,我去授课,对刺绣感兴趣的人会来参加,人也是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徐秀玲之前的老同事也回到了刺绣圈中,重新拾起了之前的手艺,“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把老祖宗的手艺发扬光大。”(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