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存,山东博山人,华能白杨河电厂离休会计师,市著名书画家、古玩鉴赏家,现为淄博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荣宝斋淄博分店艺术顾问。
提起路长存,鲁中地区书画、古玩界几乎无人不知,人们都热情地尊称为“路老师”。他学识渊博、平易近人,性格随和,在书画古玩领域涉猎广泛,造诣较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前辈。
路长存从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对中国的文学史、诗词歌赋、历代文人墨客等颇都有研究。对书画、金石篆刻,特别是对“文房四宝”更是迷恋。古砚台、印章鉴赏收藏是他的癖好。正是因为受到了东方艺术文化的熏陶和对其不懈的追求,才使路长存成为一名书画古玩艺术界的行家里手。
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对字画、文房用品等情有独钟,偏爱有加。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他就经常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钱来买一些碑帖字画、文玩、等把玩、收藏,从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几十年的不断耕耘使路长存在这些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路长存最擅长的还是书法艺术,正、草、隶、篆无不精通,由于从小起步,又广临碑帖,钻研诗赋,尤其是对“二王”的书法研究得最深,我们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无不看到“二王”的遗风,对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柳公权、董其昌的书法、以及唐宋大量碑帖、明清书法家,对篆书、金文也有重点研究,这些系统的探索研究、临摹和磨练,最终“功到自然成”而成为书画界的老专家,1986年曾受聘于中国书法函大淄博分校任教,许多书画爱好者愿意听他畅谈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讲解学习书画的方法和乐趣,讲述他本人在收藏领域“艺术人生”。
路长存感叹当今文化艺术市场之繁荣来之不易,他常常奉劝年轻人要珍惜时光,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多临摹碑帖,多读书,多看展览,多学习传统的文化知识,师古而不泥古,在学习交流中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近十几年,中国的书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大量汉简的出土,瓦当、汉砖文字图形的借鉴,书法理念的开阔,使得当今的书风发生了新的转变,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书法、绘画需要发展、创新,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发展特点,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书法、绘画中的夸张、变形也正是书画艺术的魅力,缺乏这些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但是它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根基,要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脉络去发展,如果偏离了这条主线,中国的书法绘画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他说东方的艺术其实比西方的艺术要高明许多,他列举古人对“飞天”的表示方法,古人在人物上画上一条飘带或者是脚下一朵云彩就可以形象地把飞天表示出来(如嫦娥奔月、敦煌飞天),而西方则是画上两个翅膀来表示飞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档次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这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内涵,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元素”。我们认为路老师的比喻很恰当。他说书法界的许多大家如魏启后、沈鹏、欧阳中石等,在书法上有独特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不难看出字间所表现出的扎实的书法功底和传统的书法理念,更有字外功夫,这是值得许多年轻人很好学习的。实际上,无论从事哪一类的艺术创作,绝没有捷径可走,“高楼万丈平地起”,靠的是坚实的基础,没有付出,哪来得成功。
路长存对上门请他鉴定书画、古玩的年轻人总是不耐其烦地讲解书画、古玩常识,时代特点、历史背景、鉴别要点,他认为“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更有益处。他经常婉转地告诫部分年轻人一定要避免浮躁、漂浮、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当今的“流行书风”和一些所谓的变体书法,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博学和实践才能出真知,苦练加悟性才能长才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书画金石界大家韩天衡先生曾经说过:“从实践讲,初学者由生到熟,这是一般规律,耗以时日,借乎功力犹如毛桃待发,迟早由生而熟。而学有所成者,由熟返生,是特殊规律。由生到熟如登山,由熟返生如登天”。韩天衡十分强调传统的基本功和传统文化的作用,天赋往往来自于勤奋。书画与佛教界有它相通的地方,佛教讲坐禅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有经过见山不是山的关口,才能有第一境界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提升为第三境界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这是何等的不容易。中华民族的几千年书画艺术长盛不衰,其强大的生命力,靠的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民间大众对美的追求,靠的是历代书画家、文人的辛勤耕耘,越是民族传统的,越是世界的。
路长存的书法,最独到的应当是蝇头小楷和金文大篆,其小楷字工整严谨,清秀古朴,给人以美感,尽显“二王”遗风;而金文大篆苍劲有力,笔法老辣,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于一体,古趣盎然,达到了炉火炖青的地步。路长存的书法艺术,还得到我国著名书法家、国学家、教育家、戏剧家欧阳中石的赞誉。去年春季,欧阳老先生带研究生到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讲学,见到路老师的书法作品后,评价很高,称为:“功力深厚、工整严谨、雍容大度、颇具大家风范”。然后又询问、了解路长存老先生的具体情况,执意约见路老师,当面进行交流。而今鲁中地区许多厂矿企业、旅游景点、酒店、商店的经营者上门要求题写牌匾,收藏墨宝,其中题写的“石蛤蟆”等牌匾得到广泛好评。
离休后的路老师依然辛勤耕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道路上,受聘为荣宝斋淄博分店艺术顾问,鉴定字画、指导收藏,继续为淄博的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我们为淄博有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感到骄傲和自豪。近年来,路老师的书法作品常以自作诗词来书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或喜闻乐见的风土人情以及国家大事,使书法作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为新时代而讴歌。
辛丑年春节,精神矍铄的路长存先生在白杨河电厂宿舍区的自己家中。
路长存今年虽已88周岁高龄,仍日日笔耕不辍。
今年四月初,路长存在儿子路弘陪同下回到故乡——博山区八陡镇阁子前村。
同一天,路老在博山峨嵋山魁星楼下王颜山撰文路长存书丹的影壁下留影。
4月16日上午,路老在博山区大师村高洪刚工作室为其题字留写了"以文为业砚作田"七个篆字
(右一高洪刚,左一路弘,左二宋建中)。
还为高洪刚写下王冕的题画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