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人员正在对一件仿制的文物拍照,进行信息采集
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启动仪式15日在山东博物馆内举行。该馆将对馆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旧藏服饰进行三维数据和纹理采集,完成服饰建模和纹饰提取工作,填补国内服饰类文物数字化采集的空白,为建设文物数字化采集标准提供样本。
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人员正在对一件仿制的明代服饰拍照,进行信息采集
当日,在山东博物馆内,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工作人员宋伟菖正在使用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一件仿制的陶器文物进行扫描,采集该文物的尺寸、空间、纹理等数据信息。他介绍说,服饰、瓷器、木雕等不同类型的文物数字化采集主要是通过拍照、扫描等方式,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与此前使用传统测量工具对文物进行测量相比,扫描仪可将误差控制在10微米以内。”
宋伟菖表示,随着3D计算机图形、高分辨率渲染、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和日益成熟,先进技术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逐渐被广泛应用,有助于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修复。“通过信息采集以及后期技术合成,我们将尽可能地还原服饰类文物最初的颜色、款式等形态。”
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启动仪式15日在山东博物馆内举行
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表示,馆藏明代服饰三维采集,对服饰类文物后期的研究和展示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此次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难点和重点。“希望文物服饰信息采集的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同时建立一个行业标准。”
郑同修称,基于服饰类文物年代久远、材质脆弱等特殊因素,在数字化采集过程中,一定要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考虑灯光、采集设备可能会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同时,他希望通过一次采集,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避免重复采集,减少对服饰的移动。
山东博物馆副馆长卢朝辉介绍说,“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按照2018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编制和申报,深入挖掘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文物数字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的建设内容,强化珍贵文物的保护、研究和活化利用。
卢朝辉表示,山东博物馆2020年将举办“明代服饰文化展”,本次启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也丰富了展览的素材,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