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村医马学涛:下基层健康帮扶暖人心

摘要 “以前,村里人大都外出看病,自从马大夫来了俺村,卫生室条件改善了,平常小病不出村就能给看了,大病也不耽搁,能帮俺们直通市里的大医院,大伙打心底里高兴。”淄博高新区迎仙村村民向记者介绍“第一村医”马学涛驻村后...

W]IRZO4O05N`[T7P[(ZSI28.jpg

“以前,村里人大都外出看病,自从马大夫来了俺村,卫生室条件改善了,平常小病不出村就能给看了,大病也不耽搁,能帮俺们直通市里的大医院,大伙打心底里高兴。”淄博高新区迎仙村村民向记者介绍“第一村医”马学涛驻村后带来的变化。

2月5日,记者来到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迎仙村卫生室,见到了正在给村民看病的第一村医马学涛。“我一周5天驻村,早上7点半就在卫生室坐诊等待村民前来看病。”马学涛告诉记者,2017年11月27日,他被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选为“第一村医”派驻到迎仙村卫生室,除了入户看诊,他还围绕基础的卫生服务、协助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村居民的健康知识宣教以及贫困户的走访开展起了“第一村医”的工作。

“老伴最近做了膝关节半月板置换术,出院后发现伤口感染,为了让伤口早点愈合,需要经常回医院换药,这可愁死人了。”张宇奎说,第一次去医院换药就吃尽了苦头,由于老伴行动不便,找来好几个人把她架上了车,到医院一来一回实在是不方便。眼看又到时间去换药,老人发愁地出了门,正好看到在村里巡诊的马大夫,立刻去请“第一村医”来家看病。马学涛上门看过后,当时就接下了这份工作,此后每3天来换一回药。

当天,记者跟随马学涛来张宇奎家中,他一个人进行操作,打开绷带、消毒、换药、包扎……整个换药过程十分熟练,一气呵成,两位老人禁不住再次为他的高超技术点赞。“马大夫来咱村,不光我们家受益,对全村的老人都有好处,马大夫有空就在村里巡诊,上门看病态度好,还不怕脏不怕累,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张宇奎说。

{~TYT2}I$QJ5R]516NJ$P`Q.jpg

在迎仙村,让马学涛牵挂的不仅是患病的村民,还有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据他介绍,迎仙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7户13人。当天,他带着花生油和大米看望了小脑萎缩的84岁老人孙希珍,并指导家属为老人规范用药。

“迎仙村人口不足700人,实际居住的也就300余人,以老人居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有173人。在这里工作时间越久,我越觉得看病不是村民最需要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加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我的工作更多的是进行药物个性化指导,规范用药治疗。”马学涛深有体会地说。

通过走访,他发现老人们大都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的还患有轻度的抑郁症。根据掌握的情况,马学涛分别给每一位老人开出了健康处方,能听明白的,他就耐心细致地讲,实在听不明白的,他就手把手示范,从每一片药物怎么服用到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他不厌其烦地逐一为老人们进行了健康指导和用药指导。

记者了解到,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根据村卫生室的实际需求,购置和配备了部分仪器设备,专门送去了病床、治疗床、轮椅、雾化器、电子血压计、神灯、治疗盘等价值5000余元的设备设施,填补了卫生室设施不足的缺口,提升了村卫生室的检查和治疗条件。

66岁村医韩玉莲说,过去卫生室缺少取暖设施,村民来量血压都嫌冷,更别提输液了。“卫生室改造后,最明显的变化是村医不用入户打针了,村里人输液都愿来卫生室了。”(


编辑:53556174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