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人如何融合共生?7月2日,随着淄博市首家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淄博传化公路港启用,一座打破传统工业园区与城市社区边界的新型社区正式走进大众视野。
进入7月份,淄博便开启了“蒸桑拿”模式,持续的高温闷热天气让户外工作者喘不过气来。上午8点刚过,位于淄博经开区昌国路东首的淄博传化公路港外,数十辆悬挂外地牌照的大货车已经在入口处排起了长龙,司机扫码登记后次序驶入园区。园区内,一辆辆叉车在货车与仓库间有序穿行,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工人们装货卸货忙个不停。
卸完货后,司机焦玉录早已汗流浃背,他把车停好后径直走向传化物流工业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夏天,干完活就希望能有个凉快的地方歇歇,要不真能中暑。”走到“司机之家”休息区,焦玉录给手机充上电,又泡上一杯绿茶,随后,坐到沙发上闭目养神。
整洁、安静的大厅,除了具备党群服务、物业维修等城市社区基本服务功能之外,还配备了银行金融自助服务设备等服务终端,司机之家、健康小屋、共享会议室等特色功能室也一应俱全,为园区内的企业和焦玉录这样的新就业群体营造温馨、舒适、便捷的社区环境。
历经数年发展,以淄博传化公路港为中心的物流集聚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市最大的集集货、分拨、仓储、运输、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吸引360多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近2000人。目前,日均进出园区的车辆达4000余辆,日均活跃在园区的新就业群体超1万人。随着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数量及规模的逐步扩大,淄博经开区的物流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党建工作不深入、产业发展不均衡、治理效能不精细、公共服务有短板等问题日益凸显,原来的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辖区群众。
今年,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支持下,淄博经开区以建设省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双融双创”类)为契机,按照“社区化服务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结合辖区特色物流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在以淄博传化公路港为中心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建成物流工业社区,走一条“产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传化物流工业社区应运而生。
传化物流工业社区将城市社区服务理念融入工业场景,按照物流企业数量及地域分布情况,初步将园区划分为4个网格,零散分布的企业就近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目前,网格管理工作人员以筹备组的社区工作者为主导,以各园区物业人员为辅助。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探索实施把“双报到”党员、社区片警、法律顾问等纳入网格补充力量,每个网格组建不少于10人的常态化网格服务队伍。
为实现企业职工“生产圈”与“生活圈”有机融合,社区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除实现党群服务、物业维修等城市社区基本服务功能之外,还邀请交通、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参与进驻,实现交通运管、市场监管等业务预约式办理。与此同时,这里可实现“全天候”自助服务,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银行金融自助服务设备等服务终端,实现银行业务、政务事项等自助办理,为社区企业、职工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金融、政务服务。
组织架构不断健全,网格队伍日趋成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淄博经开区正以党建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打造工业社区治理新模式,变园区管理为社区治理,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优势,提升物流工业社区基层治理效能,促进企业协作与资源链接,助力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升级,全力打造‘产社融合’高质量发展标杆。”淄博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