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经开区:为企业难题把脉 打造专属解决方案

摘要 自8月底淄博经开区组建服务企业专员队伍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条条精准的措施直达痛点,为企业纾困解难,增添了发展活力。一个个服务企业案例表明,设置服务企业专员这项强有力的制度,可以高效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数字化铜粉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要是当初没有服务企业专员帮我们解决一连串难题,哪有今天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日前,在山东中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亘新材)崭新的生产车间里,企业负责人张莹说。

作为一家专注于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亘新材的成长轨迹里,处处都有经开区服务企业专员“贴身护航”的身影。

中亘新材成立于2021年1月,主要从事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金属制品制造销售等业务,产品订单稳定、市场前景广阔。企业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产品,性能优于国内竞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却面临着一个“甜蜜的烦恼”。

“落户淄博经开区傅家镇李家工业园后,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原有异地厂房仍需正常运转以确保如期交付。两套人马、两头奔波,既牵扯精力,又增加生产成本。”张莹道出了当时企业的发展困境。

了解企业诉求后,服务企业专员主动帮企业协调解决土地租赁、建设用地备案、新厂房建设等问题。专员一次次上门沟通,从园区发展规划到企业带动效应,给房东讲政策、谈前景,用数据算清长远收益账,最终与房东达成共识,为新厂房建设扫清了关键障碍。短短数月,一座1300平方米的新厂房拔地而起,刚好匹配企业搬迁扩产需求。

用地问题解决了,环评又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硬骨头”。铜粉生产,环保问题是道“硬杠杠”——不在合规园区,环保手续根本批不下来。这一次,服务企业专员没有只盯着一家企业环评手续去办理,而是站在园区发展全局着眼,通过办理园区整体环评,来解决企业环评手续办理复杂的难题。

说干就干!专员们做规划、理材料、跑部门,多方协调下,不仅完成了园区整体环评手续办理,还将工业园扩至1315亩。这意味着,只要企业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新上项目不用再跑复杂的环评手续,只需做简易环评就能快速通过。“原来办理环评需要大半年时间,现在有了园区整体环评,入园企业很快就能获得审批,为企业顺利投产大幅缩短了前期准备时间。”傅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怀强说,作为中亘新材的服务企业专员,从项目初审时的国土、环保等多部门协调到上级联审,每一个环节他和同事们都上门服务,尽全力让企业少走弯路。目前,中亘新材年产2000吨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铜粉项目扩产数字化升级改造已顺利完成并投产。

土地问题和环评问题解决后,服务企业专员并未停下为企服务的脚步。在了解到中亘新材因“二级用电”模式导致电价偏高后,服务企业专员立即对接光伏企业,并为中亘新材量身定制了“屋顶光伏+错峰用电”的生产方案,每年可节省生产成本40万元。“专员连怎么省电都替我们谋划好了。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能更安心地搞生产、谋发展。”张莹对专员无微不至的服务满是认可。

从与房东打交道的小事情,到办理环评手续这样的大规划,再到为企业减轻用电负担的贴心举措,服务企业专员始终围绕着中亘新材发展所需,为企业在该领域深耕铺平了道路。

服务企业专员对于中亘新材的“保姆式服务”不是个例。在淄博经开区,一支由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的服务企业专员队伍正忙于深入企业,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企业专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很多企业创办过程中存在多窗口奔波、材料重复提交、办理环节繁杂等问题。为此,南定镇率先创新服务模式,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个人创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整合行政审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业务资源,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一次办结”工作机制,实现创业相关业务材料一次性提交、多部门协同办理。“一件事”服务专窗,仅一周时间就为7位创业者提供集成化创业服务,主动推送创业扶持政策,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显著提升创业服务效率,获得创业者一致好评。

自8月底淄博经开区组建服务企业专员队伍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条条精准的措施直达痛点,为企业纾困解难,增添了发展活力。一个个服务企业案例表明,设置服务企业专员这项强有力的制度,可以高效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