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举办的“类案精审示范庭”活动中,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感慨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庭审,受益匪浅。商标使用、合同条款中的‘陷阱’在案件中展示得清清楚楚,对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很有警示意义。”
近年来,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主动回应企业发展司法需求,创新构建“主动服务、高效解纷、灵活施策”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企业家开放日+精审观摩庭”组合模式,先后邀请200余名企业负责人走进法院开展培训与庭审观摩,以案释法,助力企业合法经营,获得辖区企业一致好评。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聚焦前端预防,织密法治护企网络。设立18个“助企工作站”,创新推行“精审预诊”机制,构建“前端预警—中端快处—末端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
该院组织开展破产审判“三提三争”护航行动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累计邀请全区中小企业商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所属企业家100余人参训。
同步实施“四进企业”工作法,组织干警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今年已走访企业150余家、化解矛盾纠纷35起、解答法律问题120余个。针对在“法治体检”中发现的高发风险点,该院设立“类案精审示范庭”,截至目前,已开展8期典型案例深度解析。
为提升涉企案件办理效率,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建立“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推行“繁简分流+专业审判”模式,组建金融、商事、破产、涉外等专业化审判团队,并设立“精审案件质量评查委员会”,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三阶审核制”。在一起涉及锂辉石加工合同纠纷中,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采用复合调解方式,仅用4天便化解了一场涉及2亿元的“僵局”,为企业释放流动资金4000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坚持“调解优先、审调结合”的多元解纷思路,探索出“背对背摸底+面对面磋商”“退货抵偿+分期付款”等多种调解模式。2025年第一季度,共成功调解涉企案件500余件,有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创新实施“善保善解”“活封活扣”工作机制,建立“资金置换保全”“分期履约”等柔性司法模式,配套“精审听证程序”,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调解方案论证。在一起医疗设备纠纷中,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通过“设备退货抵偿+分期付款”方案,仅用5天便化解300万元困局;另有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通过48小时跨省换封盘活2000万元项目资金,为企业赢得宝贵时间。
依托信息化手段,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推进“智慧执行”建设,实现财产查控“全网通办”。今年以来,已完成财产查控415件次,大幅提高执行效率。
现在,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已形成“类案专审提速、多元调解减负、智慧执行增效、精审机制兜底”的营商护航体系。今年以来,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通过灵活保全释放资金超5亿元,涉企案件调解成功率突破60%,自动履行率同比提升15.3%,司法建议采纳率100%,形成了“精审兜底、分层解纷”的新型审判格局,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