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军旅散记】朗夫||​菏泽之行醉意浓

摘要 酒醉人,醉人的不但是酒,还有花;花醉人,醉人的不但是花,还有情;情醉人,醉人的不但是情,还有新时代年轻人振兴乡村的坚定信念和创新发展的勇毅精神。

素来不喝酒,不识醉滋味。时常因为自己远酒不昏,而有一点儿小确幸甚至小得意。然而,暮春时节一趟牡丹之乡菏泽行,让我深昧“醉”的美妙,不由赞叹《游牧时光》歌词那明晰深邃的意境:“有你相守在身旁,我醉了又何妨?” 

酒醉人,醉人的不但是酒,还有花;花醉人,醉人的不但是花,还有情;情醉人,醉人的不但是情,还有新时代年轻人振兴乡村的坚定信念和创新发展的勇毅精神。一次一次地沉醉,醉得我无限欣慰。

四月初,领略过泉城济南的“满园春色”,“聚仙斋”各位爷对梨花雨赞赏有加,梨花雨的地位扶摇直上,被晋封为“聚仙斋”“八爷”。

 在“聚仙斋”学习日上,“八爷”转达了孙书记的邀请——去菏泽,赏牡丹。菏泽牡丹花期是在四月上旬和中旬,这都临近四月底了,难不成菏泽牡丹会为“聚仙斋”各位爷延迟花期?

“八爷”就是“八爷”,一口咬定,不容置疑,非说本周就是菏泽牡丹盛花期。经过“聚仙斋”各位爷民主集中,决议开启远程奔赴行动。

我在48年前到过菏泽,却对菏泽芳容一点儿印象也没有。真的到过菏泽却没有看清菏泽吗?真的!

1976年9月初,菏泽市尚称“菏泽县”,我随46军138师413团风雨兼程赶往菏泽,参加抗洪抢险。那时候,我在团司令部管理股当文书,相当于股长和政治协理员的助理,日常做一些如同地方单位的文秘工作。   

9月1日,部队正在野外拉练,突然于凌晨四点钟接到上级命令:汛期洪水泛滥,黄河大堤告急,部队停止野外拉练,立即开赴菏泽抗洪抢险。

清晨六点,军区汽车团的车辆到达部队拉练地域, 413团立即组织官兵登车,争分夺秒向菏泽开进。一路上,风紧雨急,心情迫切,长长车队沿着并不宽绰的鲁西南沙土公路,不停不歇行驶了400多公里。

9月2日下午,部队到达菏泽县安营扎寨。

9月3日一早,官兵们开上黄河大堤。只见堤外的庄稼和房屋,已经浸泡在混浊的黄水中,老百姓扶老携幼向高处转移,一辆“吱扭”作响的独轮车,几乎装载着一户滩区群众的所有家当。

抗洪抢险联合指挥部赋予413团三项任务:一、确保不溃堤不决口;二、加高加固现有河堤;三、再紧急抢筑一道副堤,形成双保险。

时任团长周登国带领部队上工地如同上战场,干部战士猛虎出山一般投入抗洪抢险战斗。官兵们背驮肩扛各种抗洪抢险物资,在泥泞陡滑的黄河大堤上穿梭往来,急促的脚步声,粗重的呼吸声,满身满脸雨水混着汗水流淌,汇聚成惊心动魄博弈洪水的浑厚交响。堤坝很陡,土石夯就,平时攀爬就相当费力,风雨之下更是无从借力,无法立足。各营连按照分工地段,小部分人在堤坝下挖土,大部分人用独轮车和抬筐向堤坝上运土。官兵们不停步、不住手,一口气连续干了18个小时,吃饭、喝水都是炊事班顶风冒雨送到工地。大家手掌和脚底打了血泡,湿透的衣服裹在身上很是憋闷,肩膀被扁担压得又红又肿,磨破的皮肉泛着血丝,被汗水和雨水淋蛰得钻心疼痛。拼到午夜11点多,官兵们已经筋疲力尽,完全是凭着顽强意志在坚持,在和洪峰抢时间争速度。黎明时分,一波波洪峰汹涌而来,轰响的浪涛从官兵们脚下掠过,沿着官兵们突击加固了一夜的堤坝,老老实实奔向远方的入海口。   

上级赋予三天的任务,413团官兵一天半完成。土方量如实上报,远远超过兄弟部队。联合指挥部又喜又惊:喜的是,大堤安全有了保障;惊的是,413团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土方量?为此,联合指挥部专门组成验收小组,赶到413团施工现场实测丈量。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413团实际完成土方量,比上报的还要多!

9月7日,413团再次受领新任务,工具和物资由车辆运送,人员徒步行进,奔赴距离东明县三公里出现险情的万福大堤。官兵们马不停蹄,直接冲上险情堤段,突击抢险到晚上十点多钟。   

9月8日,413团凌晨四点钟再次奔赴工地,一直干到下午两点多钟,全线告捷胜利完工。

抗洪抢险前后共计七天,我一天也没有上过工地,闷在一间小屋里夜以继日忙着手刻蜡版,油印小报,连续出了七期《战报》,宣传官兵抗洪抢险英勇事迹,鼓动激励部队坚决完成抗洪抢险任务。

9月9日,情况突变,上级命令:停止抗洪任务,立即返回营房。部队闻令而动,收拾行装,紧急快速登车,当地群众敲锣打鼓欢送,看到部队严肃紧张的气氛,惊诧中有点儿不知所措。车队离开欢送现场,开出十几公里以后停止前进,官兵们下车在一块空地上集合,团首长传达紧急命令: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全军进入一级战备。

9月10日,车队到达部队营房,随行物资和行装没有卸载,配齐武器弹药后再次登车,直接开到山东、江苏两省交界的战备疏散地域。

9月21日,上级下达命令:由一级战备转为正常战备,部队撤离疏散地域返回营房。

风雨一晤,来去匆匆,菏泽成了我的意难平——若说不曾相见,七昼夜与之相伴;若说曾经相见,七昼夜未识真颜。倾城倾国的牡丹长啥样?雷泽历山的风采在哪里?还有羊肉汤,还有炸面泡,还有卤煮火烧……    

48年过去,我曾在国内外走了很多地方,却独独没有去过相距并不遥远的菏泽,时也?命也?缘也?如今,“八爷”提议菏泽行,有没有牡丹我都想去。如果错失良机,不知道还要再等多久。

“聚仙斋”一行赶到菏泽已是午后时分,孙书记安排各位爷入住于菏泽牡丹大酒店。各位爷用过丰盛的自助餐,回到房间抓紧时间“学习”。兴致正浓,意犹未尽,“八爷”传来孙书记安排——前往“国花牡丹园”观景赏花。我探头看了一眼窗外,明晃晃的太阳热辣辣的亮,照耀得牡丹大酒店院内景致清新雅致,不由想到明代诗人毛奇龄的五言律诗《荷泽》:         

荷泽将迎暑,陶丘转上征。
野花薰日坠,深树引凉生。
负郭荒村浅,连郊古渎平。
卖浆师尚父,空向路傍行。

四月末的菏泽,到了“将迎暑”时节,“聚仙斋”各位爷此行必定会沉浸于悦目醉心的诗画之中。

 

我们驱车来到“国花牡丹园”,孙书记已经偕同省行下派到菏泽中行挂职锻炼的李主任和“国花牡丹园”负责人,迎候在大门前。看出来孙书记对“国花牡丹园”非常熟悉,选择观赏节点恰到好处。眼见得一个旅游团陆续离园,空出诺大的园区静候我们一行舒心游览。

孙书记向我们介绍,“国花牡丹园”是他山东大学校友、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常德军院长,倾心打造的花卉培育基地,集文化旅游、牡丹种植、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牡丹产业园区。园内牡丹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唯一的牡丹展览馆、菏泽市最大的智能牡丹温室、牡丹生态庄园、九色牡丹园等景点。园区景观以牡丹为主题,以芍药为辅助,巧借布局点缀花草,绿塘清池,燕舞莺歌,锦鲤浅翔,俨然一幅独具特色、别开生面、鲜活灵动的生态画卷。   

孙书记深情地说:“常院长心系菏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2017年2月,我作为省派第一书记来到鄄城县彭楼镇刘大楼村,常院长不辞劳苦赶来走访考察,帮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我按照发展规划而行,取得显著效果。鄄城彭楼离这里很近,明天邀请各位首长过去参观,看一看我当年奋斗的地方。2019年,我任职期满离开彭楼,因为疫情等原因,一直没有回来。我很想念彭楼,乡亲们也多次邀请我回来走走。听说彭楼一直按照当年的规划有序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晓看天色暮看云,坐卧行止皆思君——鄄城彭楼,随着孙书记的诉说,镌刻在“聚仙斋”各位爷心头。

进得“国花牡丹园”,宽阔的道路两侧种植着大田牡丹,虽然生机盎然,却已绿肥红瘦,错过了牡丹繁盛花期。陪同参观的“国花牡丹园”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菏泽牡丹节,分为三个赏花期:4月1日至10日为早花期,4月11日至15日为盛花期,4月20日至30日为晚花期。“国花牡丹园”盛花时期,雍容华贵的牡丹九大色系竞相绽放,十大花型各显芳姿。谷雨看牡丹,立夏赏芍药。如今虽然牡丹渐趋凋零,芍药却正次第盛开,接续菏泽牡丹打造地域传奇,形成系统产业链,助推菏泽特色经济腾飞。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芍药素有“花中宰相”之称,轩昂大气不输国色天香的牡丹。对着满园英姿勃发的炫丽芍药,遥思牡丹竞相绽放,浓香馥郁,恍若置身其中。          

牡丹芍药两相倾,
无边缱倦成幽梦。
菏泽自古灵秀地,
         好让游人醉其中。         

夕阳西下,余晖温馨,我们在“国花牡丹园”门口合影留念,告辞热情陪同的负责人,返回下榻的“牡丹大酒店”。     

孙书记以“第二故乡”菏泽为荣,一心要尽地主之谊,晚宴安排品尝菏泽最具特色的“中山苑”烤全羊,并邀请当年任职期间,对他鼎力相助的老领导作陪。老领导赏识孙书记的人品能力,力主提升晚宴规格,将就餐地点改为“和平饭店”的“和平宴”酒楼。

老领导带来尘封多年的二斤装“赖茅”款待,特色美食络绎上桌,果然是上档次够水准,浓浓诚意令“聚仙斋”各位爷未开饮,先微醺。推杯换盏之际,情真意切之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看出孙书记与老领导的深厚感情。老领导沉稳冷静,讷言敏行,对孙书记却亲切有加,毫不吝啬地赞扬其任职省派第一书记期间,为鄄城彭楼父老乡亲脱贫攻坚所做的贡献,并对淄博客人表示真诚欢迎。   

晚宴结束,话别相约,菏泽的温暖醉人心怀。孙书记好酒量,喝了不少却十分清醒。“聚仙斋”“八爷”也是不遑多让,尽可归位于酒仙级别。

说起鄄城,不觉莞尔。部队有鄄城籍战友,鄄城也就耳熟能详。可是,还真有不少人看到“鄄城”二字,张嘴便读成甄(zhen)城。也许是受到“二五眼”先生谬言诱导:“不认识的字读半边,大差不差先别管。”

鄄城与菏泽市牡丹区接壤,孙书记离别四年重回第二故乡,禁不住归心似箭,带着我们一路疾驶,在彭楼镇党委政府驻地,接上分管扶贫振兴工作的察副书记,第一站来到王堂村。

王堂村不一般,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雷泽故地,有华胥履迹,伏羲出世,舜帝渔猎。王堂村三姓立村,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委领导有力,党员干部带头,大力发展集体产业,顺利完成土地流转,使村集体有资金,村民有分红,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不必外出打工,守着家门口在流转的粮田、药田里工作,就能成为领工资的新时代农民。王堂村杨书记,有思想,有胆识,有爱心,有眼光,他说:“老百姓看人最准,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好事儿,他们就支持你。”      

鄄城地处黄河下游,千百年来饱受洪水袭扰,曾经一度贫苦困顿。改革开放初期,鄄城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经过几十年改革发展,脱贫攻坚成为农村工作焦点。孙书记就是在这个节点上,来到鄄城彭楼刘大楼村任职,挑起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重担。

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常院长,应孙书记邀请来到鄄城彭楼,实地考察风土人情,因地制宜指导王堂村从实际出发,落实土地流转政策,创建村办鱼塘、村办果园、村办养鸡场、村办中药材种植园,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杨书记发自内心地说:“王堂村能有今天,多亏了孙书记啊!”    

行走彭楼,感触很深,既对孙书记敬佩不已,也为新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广大群众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而欣喜有加,醉心之情溢于言表。

告别王堂村,来到什李村。什李村不是孙书记驻村点,却有他深深牵挂的一家人。2017年夏天,孙书记到什李村访贫问苦,结识了石秀莲大娘。石大娘时年八十岁,儿子车祸去世,儿媳悲痛走失,孙子刘凤同七岁,孙女刘凤珍五岁,老的老,小的小,家境十分困难。孙书记根据相关政策,反复协调村、镇、县相关部门,为两个孩子办理了“困境儿童救助”,使孩子们每月可以各自领到300多元救助金;协调彭楼镇委、镇政府,为石大娘修整房屋,添置生活用品;联系社会慈善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安排刘凤同进入鄄城县寄宿学校就读,使其接受更好的教育。与此同时,孙书记默默对凤同、凤珍兄妹进行个人帮扶,自掏腰包给兄妹俩送去生活费。孙书记卸任省派第一书记回到省城,各种因素叠加,一晃四年没有见到石大娘一家人,心中很是挂念,一进什李,脚步匆匆,让“八爷”追得裙角带风。    

“八爷”知道此行要去看望石大娘,事先准备下米面、衣物、书籍、糖果等慰问品,还细心地给凤珍准备了几组头绳。我们跟随孙书记前往石大娘家,一路上碰到不少熟悉的村民,纷纷驻足跟孙书记打招呼,亲切热络得仿佛经常见面。走进石大娘家的院落,老人家迎上前来拉着孙书记的手,高兴地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往屋子里面让,紧紧握着一部旧手机,激动地对孙书记说:“恁走得太急了!俺听到信去找恁,领导说恁天不亮就走了。两个孩子说想孙书记,俺去村里找恁的照片找不到,两个孩子哭了好几天。恁这次来了可得照几张,俺好给孩子看。”

孙书记像是向石大娘解释,也像是向大家解释:“扶贫工作结束,定下撤离时间,我跟其他两位同志商量决定,要静悄悄地走,不能让乡亲们送行。我们做的事情都是职责所在,担不起乡亲们的感谢。临走的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都没有睡觉,收拾好随身物品,等着时钟走到零点零分,立刻登车出发。离开的时候,我们都哭了,舍不得啊!两年驻村工作,看起来是我们在帮助乡亲们,实际上是乡亲们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农村是国家的基石,农村振兴发展是国家腾飞的重中之重。乡亲们承受了太多,付出了太多,值得我们敬佩,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         

石大娘的孙女凤珍继哥哥凤同之后,也进入鄄城县寄宿制学校读书,兄妹俩都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在是令人欣慰。孙书记推开东屋房门,带领大家参观凤珍居住的“希望小屋”。“希望小屋”是在团省委倡议实施下,为乡村贫困家庭女孩建立的一个独立生活空间,由属地团组织统一督促落实,旨在养护乡村贫困家庭女孩健康心理,建立安全的生活环境和清静的学习环境。如果没有这项利好措施,乡村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很难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凤珍的“希望小屋”,粉饰着萌动青春气息的淡雅色系,有干净的床铺,小巧的衣柜,上窄下宽适合伏案学习的书橱,书橱上摆放着凤同、凤珍合影照片,看上去不比城里女孩子的房间差多少。

石大娘看到孙书记带着众人从凤珍的“希望小屋”出来,紧走两步拉着孙书记的手招呼大家坐下,对众人说道:“孙书记待俺可好,待俺孙子孙女可好,是俺全家的恩人呐……”

孙书记拉着石大娘坐下,诚恳地说道:“大娘,我回济南离得远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来看您和孩子们,您要多保重啊!凤同上中学了,学费花销大了,我留下点儿学费。我会想着您和孩子,村领导和镇领导也会帮扶您和孩子,您就放心吧!”

随着孙书记的话语,察副书记和什李村书记频频点头表态。孙书记从包里拿出一摞现金,放到石大娘手里。石大娘连忙推辞,说道:“使不得,使不得,俺有,俺有……”        

孙书记双手合起,握拢石大娘的手攥住现金,说道:“收下吧,留给孩子上学用。您不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非要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将来有出息,就是好孩子。”

石大娘听着孙书记的话,嚅动着嘴唇哽咽难言,泪水在眼眶里滚动。此情此景令人怦然心动,既为孙书记对石大娘一家人的深切关爱而感慨,更为石大娘能够受到孙书记长期资助而庆幸。天遥地远情深厚,相亲相爱一家人。

坐在石大娘身边的“八爷”,与孙书记一起搀扶石大娘起身,从包里拿出一把头绳递到石大娘手里,笑道:“大娘,这是我给孙女带来的头绳。”    

石大娘一愣,开心地笑起来,说道:“这可好啊,孙女可愿意扎辫子呐。”

“八爷”微笑着打开一个袋子,说道:“大娘,这是带给孩子的衣服和几本书,有的文章是我写的,有的文章是邢政委写的,还有济南空军一位首长收集出版的小学生作文集。让孩子看看这些书,将来有出息了,好好报答奶奶。”

石大娘接过“八爷”送上的衣物和书籍,笑着说道:“闺女,不孬,恁想得可好,待孩子家来就说给他们。”

石大娘看出孙书记要走,急忙一把拽住,说道:“咱俩得照张相啊,俺和孩子想恁的时候好看看。”

什李村书记一直在拿着手机拍照,见状说道:“我照就行!我照就行!”

石大娘说:“恁照的在恁那里,俺这里可没有啊!”

孙书记赶紧说道:“那就用大娘的手机拍吧。”

什李村书记接过石大娘的手机,没有找到拍摄功能,便好言相劝石大娘道:“还是我给恁拍吧,洗出照片给恁送来。”

石大娘追着村书记一再叮嘱:“恁可得给俺送来啊!俺要留着孙书记的照片,俺要记着孙书记的好,俺要让孙子孙女都记着孙书记的好。”

石大娘与孙书记的浓烈亲情,深深感染了在场的人,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浑不知拍照者也成为别人镜头里的风景。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心贴心,一家亲,好传统、好作风赓续有力,陶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告别石大娘,走出什李村,孙书记带领大家前往当年任职的刘大楼村,参观刘大楼村“刘林”墓园。“刘林”墓园以“明故刘忠墓”为首,呈雁阵型排列,亦称“雁排翅”“抱孙葬”,体现后世子孙对先祖的崇敬和对家族血脉延续的重视。

刘大楼村的“刘林”,是鄄城仅存的一处大型家族墓葬群。刘忠,字摅诚,濮州赵庄(现鄄城县彭楼镇刘大楼村)人,生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卒于弘治十年(1497年),享年70岁。刘忠家族是元末明初战乱之时,从济南府长清县柿子园村,迁入鄄城县鼓楼镇刘大楼村。明景泰元年(1450年),刘忠乡试中举,入仕为官,历任广西道御史、浙江按察使、浙江台州府知府、四川布政使司右布政、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等官职,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位告老还乡。刘忠一生清廉,厌恶贪腐,百姓敬仰,皇帝宠信,晚年荣归故里后安稳度日,得以善终。明孝宗朱祐樘闻听刘忠死讯,疼惜不已,遣官御葬,在刘忠墓前立下“大明通议大夫右副都御史刘忠之墓”巨型石碑,赏赐皇权仪仗的石兽石佣护侍,借以表彰刘忠为国家立下的不世之功。“刘林”因刘忠而受人敬重,明清两代多有追封,建起山门,保存石碑14座,其中有表彰官员勤政的敕碑和表彰眷属贤良的诰碑。1984年,鄄城县人民政府将刘忠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刘林”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书记初到刘大楼村,村民因为历史积怨,处在拉帮结伙闹是非鼎盛阶段。电费没人敢收,村路没人愿建,墓地被刨开,棺木被焚毁。党龄五十年的老党员,没有受到重视和尊重。贫困户没人管,非贫困户领补助,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各支各院派来“说了算的”竟有二十多人,不让谁来谁闹腾,不让谁说谁拍桌子,搅和得村里啥事儿也干不成。孙书记逆势而行,第一次参加村党支部会议就直接发问:“刘大楼村党组织在哪里?”

孙书记有备而来,深知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广大农民人心思变,向往富裕,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引领者亦应与时俱进,引导村民把握正确方向,完成历史创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孙书记认为,刘大楼村的父老乡亲们,已经具备了以传统文化美德滋养心灵的基础。面对质朴的父老乡亲,说话不能假大空,办事儿不能形而上,所思所做要切合实际。既然“刘林”墓园声名显赫,刘忠是村民们仰慕崇拜的历史偶像和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那就学好用活这份宝贵的历史教材,竭尽所能完成历史交付的新时代答卷。他审慎谋划积极运作,联系协调相关单位,争取到4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刘林”的修缮维护和“刘忠纪念馆”的筹划建设,深孚众望,广得民心。      

孙书记时隔四年重返第二故乡,刘忠嫡脉后人在“刘林”门前热情相迎,紧紧握着孙书记的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孙书记看着新建的“刘忠纪念馆”,高兴得眼光闪亮。他迈进馆门,环顾四周,喜不自禁,连声夸赞:“好!很好!太好了!”

孙书记走近“八爷”,说道:“师姐,你看这个纪念馆,就是我们当年规划的一个项目。刘忠是忠臣,也是廉吏,为国为民不辞劳苦,勇于担当,在浙江打击私盐贩子,在四川兴修水利,在广西清剿悍匪,在山西保境安民,戍边固防,立下不朽功绩。他的夫人贤良淑德,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忠君爱国,体恤百姓,与贪腐集团势同水火,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当初规划设想是将‘刘忠纪念馆’和‘刘林’融为一体,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政治风气做一份贡献。这里展出的所有资料,是我们跑北京、跑济南多方挖掘整理而成,我很高兴,村民们很满意。”       

“八爷”笑道:“‘刘忠纪念馆’是新落成建筑,你当年在这里任职时,只是一个远期规划吧?”

孙书记笑了,说道:“是的,是的,我在这里的时候,还没有‘刘忠纪念馆’,‘刘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纪念馆建起来了,我们正在积极申请‘刘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功成不必在我嘛!”    

“八爷”欣慰而笑,由衷赞道:“你是好样的!功成必定有你!”

离开“刘林”,走进刘大楼村,只见房舍规范,道路整洁,空气清新,树绿花红。村委成员迎着孙书记热情握手,互致问候,真情实感令人动容。刘大楼村是闻名遐迩的秧歌之乡,每逢佳节都有上乘节目进鄄城、到菏泽汇报表演。四年前,孙书记深入村民做工作,有效化解积怨矛盾,以集体活动为媒介,构建稳固的和谐家园。

我们一行在村委参观访谈时,一位身体瘦弱、脊背弯驼的五十多岁男子,在村委院子里转来转去,每当他抬头张望,会看到他明亮的眼神儿和明朗的笑容。孙书记发现来人,快步迎上去,弯下身子握手相谈。来人满面笑容举着手机,划动相册里一张张婴儿照片给孙书记看。阳光有些强烈,孙书记摘下眼镜,眯起眼睛,看得认真而高兴,笑着说道:“好啊,好啊,有孙子了,过上好日子了!老哥啊,你要保重身体啊!看着孙子长大成人,再看着孙子给你娶孙媳妇,等着抱重孙子吧!”

孙书记向“八爷”介绍说:“师姐,这是刘根起大哥。我初来驻村的时候,刘大哥的儿子刚考上贵阳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我联系王堂村杨书记进行‘一对一’帮扶,如今已经学业有成,成为菏泽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结婚生子,后继有人。孩子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原本想把他留在济南。可孩子心系家乡,决意为帮扶他完成学业的父老乡亲服务,回到菏泽从医。刘大哥身残志坚,重教明理,身患脊柱炎,几乎失去劳动能力,是公认的贫困户,却不改一副热心肠。我驻村之初决定修建村路,彻底改变让十里八乡笑话的刘大楼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状。村集体没有钱,我号召大家捐款,刘大哥家虽然入不敷出,还是把攒下的500元钱,码得整整齐齐,双手举起放进捐款箱。刘大哥的举动对村民震动很大,原本阻碍修路的几户人家坐不住了,很快也都捐款修路。我们第一书记工作组募集到修路资金10万余元,刘大楼村成为鄄城县第一个开工修路的贫困村。师姐,待会儿咱们从另外一条路出村,一位在外做生意的村民,出资为村里修建起一座牌坊,我还没有见过呐。”    

刘大楼村委成员,舍不得孙书记走。因为行程已定,孙书记不得不走。孙书记答应他们,一定会再回来。

驶过矗立在刘大楼村口的彩绘牌坊,回头看到村委成员仍然站在原地依依相送。好啊,好啊,令人怀想的情景又回来了——“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车行迅疾,来到“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彭楼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有的放矢带领民众脱贫攻坚,广泛兴建中药材种植园,目标指向就是近水楼台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南有安徽亳州,北有河北安国,中间有山东菏泽“舜王城”。

“舜王城”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享有“中国绿色药都”美誉,也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内建筑面积近6万平米,固定门店460个,摊位1000多个,经营品种1100多个,年经销各类中药材4万余吨,成交额3亿多元。这里的优质地产中药材,丹皮、白芍、白芷、板蓝根、草红花、黄芪、半夏、生地、天花粉、桔梗等,货真价实,享誉海内外,全国20多个省市客商云集于此。     

孙书记带领我们走进一家店铺,浓郁的中药材气味沁人心脾。店主朗声说道:“中医药药材,讲究道地正宗,讲究药力药效,讲究货真价实。不讲究就难长久,不讲究就砸牌子,不讲究就散摊子。治病救人是天大的事儿,卖家诚信买家才安心,这就是咱们‘舜王城’的经营之道!”

孙书记告诉大家,当地政府规划将“舜王城”打造成集种养、加工、生产、销售、科研、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园,如今已经初具规模。

“舜王城”东侧广场,矗立着一尊巨型舜王雕像。据《濮州志》记载“舜生于姚墟,姓姚氏、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历山、雷泽均在鄄城境内,“舜王城”即为舜帝出生地,中药材市场因此名扬天下。

在饯行午宴上,彭楼镇陈书记带领察副书记、王堂村杨书记以及郭干事、王干事与我们畅谈。察副书记是原济南军区54军转业干部,郭干事是西藏军区转业士官,王干事是加格达奇森林消防支队转业士官,与“聚仙斋”各位军爷有着天然关联。当兵的人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有战友,捋着金线就能串起珍珠。 

孙书记感慨地说:“两年扶贫路,一生鄄城情。鄄城是我的第二故乡,鄄城父老乡亲是我永远的牵挂。我们来到彭楼,主要的不是我们为老百姓服务,而是我们接受老百姓的教育。历史不会记住我们个人,但会记住我们的付出,记住我们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的贡献!”     

李主任说:“看得出孙书记在鄄城扎下了根,和鄄城百姓的感情很深。我要见贤思齐,在两年挂职锻炼期间,为菏泽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八爷”说:“来到鄄城彭楼,是来圆一个梦。舜渔雷泽、耕历山,奠定了华夏民族发展基础。鄄城自古就是征战之地,打大仗,打恶仗,打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鄄城人杰地灵,代代都出英雄,你们就是新时代的英雄!”

“二哥”微笑着频频点头,说:“很好,很好,看到你们这些能干事儿、敢干事儿、会干事儿的年轻领导,我们就放心了……”    

邵哥高度概括道:“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王哥认真地说:“到我们这个年龄,想得多也说得多的话,就是健康快乐。现在看不行,和你们想的说的不在一个档位,不是一个频道。听你们说的,看你们干的,振奋人心,很受鼓舞,确实是一代有一代的作为,一代有一代的担当,向你们祝福祝贺!” 

返程路上,原67军运输处处长祝年洪老战友,接到“二哥”电话,得知“聚仙斋”各位爷要返回泰安,马上安排入住维也纳国际酒店。 

“聚仙斋”67军老战友一行光临,祝爷请来原67军军务处长、原泰安军分区司令员刘士平战友作陪,酒宴气氛热烈而隆重。尘封多年的好酒开瓶,36道精品菜肴接连上席。刘司令坐主陪,祝爷坐副陪,我依旧坐在三陪位置。主陪副陪各带三杯酒,刘司令让我代表泰安战友,敬淄博战友三杯酒。

开怀畅饮是我的弱项,我摇晃着站起来端着杯,醉意悠悠地说道:“好,好,好,欢迎淄博战友到泰安!来,来,来,我敬淄博战友三杯酒……”

不等我再说下去,“聚仙斋”各位爷“哈哈”大笑,魏哥慢悠悠地说道:“看来你是真醉了……”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