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北理工前沿院顺利承办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分论坛:先进储能论坛

摘要 5月27日,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先进储能分论坛顺利召开。分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和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人杰主持。

11.png

5月27日,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先进储能分论坛顺利召开。分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和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人杰主持。

1.png

北京大学教授夏定国以“基础研究促进富锂正极材料应用”为主题,结合富锂正极材料研究进展及工程化探究,提出开展高比能电池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是提升我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电池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2.png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立桅以“高比能电池中的界面化学”为题,在关键储能材料机理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材料创新基础上,探究了基于界面导锂机制的复合固态电解质体系,构筑了与溶液加工兼容的固态正极电解质,并展望了未来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将可以有持续的突破。

3.png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林杰以“富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主题,分析富碳材料的功能复合与界面工程、界面调控研究,并围绕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瓶颈,实现先进储能技术的材料结构定制、电芯性能调制及系统管理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4.png

山东大学教授尹龙卫以“锂氧电池双功能催化剂结构设计与性能”为主题,分析了锂-氧电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介绍了几种非贵金属材料用作锂-氧电池双功能催化电极的催化机理,提出了提高锂-氧电池性能、催化性能的方法和策略。

5.png

山东大学教授熊胜林作题为“活性位点优化为导向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设计及机理研究”的报告,解读了从加活性位点的数量、优化其配位环境及实现活性位点的循环利用策略,有效优化锂硫催化化学和高性能锂硫电池体系。

6.png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以“高安全电化学储能关键技术”为题,解读了储能电池及其发展趋势、电化学储能面临的挑战,总结并展望面向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规模储能的重大需求,发展高安全、高性能新能源电池,开发超声、光纤等多物理场监测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

7.png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张熊作题为“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及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锂离子电容器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提出了从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入手,有效缓解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动力学和热力学不匹配的策略。

8.png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徐林以“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为题,汇报了纳米线固态电池的调控离子输运、界面稳定性及微纳储能器件、原位表征、电输运与储能等系统性等基础研究,并提出——电导率下降和结构劣化是导致容量衰减的关键因素。

9.png

青岛大学教授郭向欣,以“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新型固态锂电池”为题,结合多年对石榴石型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分享了该储能材料在实用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案。针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固态锂电池,给出锂金属固态电解质界面、固态电解质层、高容量复合固态正极的设计方案。

10.png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鞠江伟以“硫化物固态锂电池的失效机理及解决策略”为题,介绍了从电导率与机械性能、多级界面多物理场耦合改性、界面相容性与锂传输等工作,优化高性能硫化物固态电池系统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储能系统性能。

本次论坛围绕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聚焦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储能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交流渠道,加强了北理工前沿院和各高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前沿院在先进储能材料和新型电池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机遇,助推省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推动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北理工前沿院

编辑:周天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