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评论 | 像打卡一样习惯“场所码”

摘要 “早高峰很堵,但心情很舒畅。”一早的例会,同事语出惊人。随后的解释,却引发了大家的共鸣:“相比此前的空旷,这样的拥堵,给人以强烈的安全感。”

“早高峰很堵,但心情很舒畅。”

一早的例会,同事语出惊人。随后的解释,却引发了大家的共鸣:“相比此前的空旷,这样的拥堵,给人以强烈的安全感。”

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到恢复线下教学,在与疫情的对抗中,充满韧劲的淄博正走在回归正常。

说正常,其实还算不上完全正常,时不时“蹦”出来的各种寻找密切接触者轨迹交叉人员的公告,提醒我们疫情尚未走远。一旦我们麻痹大意,新冠病毒随时会卷土重来,此前与之对峙的所有努力也将付之东流。

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我们的生活习惯正在被重构。

两年多之前,新冠病毒首次来袭,口罩成为了我们的一道“铠甲”。如今,随着防疫常态化,口罩俨然成为了我们脸上的第二层皮肤。曾经抗拒戴口罩的人,也日渐忘却了那种厚重的闷热,还不忘将金属条贴得更紧些。与此同时,“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的标语,挂满了大街小巷,我们曾经以为一辈子都养不成的习惯,在过去的这两年里都培养出来了。

这些改变,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好的我们,让淄博这座城市也变得更美好。

要想把这来之不易的美好延续下去,我们不得不在新冠病毒这个善变的对手面前,不断改变、升级,才能在防疫常态化中,迎来最终的生活正常化。而当下最需要做出的改变,就是适应用“场所码”为自己“留痕”。书面语言来说,“场所码”是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以及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追溯的重要路径,是刻画区域人员时空轨迹以及查找密接、次密接人员最精准、最实时的数据来源。通俗来讲,就是“场所码”可以最大程度地让新冠病毒无处藏身,成为大数据监控下的“过街老鼠”。

道理很简单,但适应起来并不容易。随着“场所码”的推广,我们发现,乘公交车、出租车,买药买饭,甚至上厕所,都需要扫“场所码”。目前来看,从扫描到展现二维码的过程,可能不是特别流畅,有些场所还需要另外扫码展示行程码……这样暂时的不便甚至是不适,随着技术的改进,会得到提升。我们当下要做的,是尽快适应用“场所码”为自己“打卡”的生活习惯。

这样的改变,看起来似乎是给每个人增加了麻烦,但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我们越早习惯使用“场所码”,就能越早封住病毒传播的各种途径,就能越早堵住病毒复发的可能漏洞。

从这层意义来说,适应包括使用“场所码”在内的防疫常态化举措,是做好疫情防控的严防死守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推动的必要条件。

唯有心中防控的弦不松,唯有不扣不扣地做好包括使用“场所码”这样的防疫常态化举措,生活常态化的那一天才会完全到来。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