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教育部正会同工信部研制教育专网建设方案

摘要 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网络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建设教育专网的重要性。教育部正在会同工信部研究制定教育专网建设方案。

“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网络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建设教育专网的重要性。教育部正在会同工信部研究制定教育专网建设方案。”7月24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等主办的CIEC 2020(第五届)中国互联网教育大会中说道。

雷朝滋说,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弥足珍贵,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几个方面的短板与不足,包括:在线教学形态单一,教学模式创新不足;质量保障能力较弱,在线教学效果与线下“实质等效”还有差距;技术支持能力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教师信息素养仍显不足,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对此,雷朝滋表示,后疫情时代,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重点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推广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

谈及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时,雷朝滋提到,教育部正在会同工信部研究制定教育专网建设方案,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建成覆盖全国的快速、稳定、绿色、安全、可管可控的国家教育专用网络,通达各级各类学校和农村教学点,支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支持在线教育高质量健康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雷朝滋指出,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决避免“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的现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触发教师角色的转型,教师的能力标准将被重新定义,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已成为教师素养的‘双核要素’。”他说。

雷朝滋认为,“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将越来越不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未来的教育应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达成规模化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统一。

雷朝滋强调,疫情后要推进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应用,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促进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补上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他还提到,未来应实现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供给,并把握好“政府引导、学校主体、企 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新路径,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和教育发展生态,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服务。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